黑龙江面试模拟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面试模拟

国考面试模拟: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

黑龙江华图教育 | 2023-03-10 13:34

收藏

  为了解决“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网络等问题,日前,国家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请你谈谈出台这个规定的意义,你认为应该怎么落实?

  【参考解析】

  算法,作为互联网运作的基础,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内部规则及核心要素。但长久以来,鉴于算法规则的隐蔽性,其诸多应用场景也成为违规重灾区。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信息茧房、诱导沉迷等事件频频发生,这不仅泄漏用户个人信息,还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而日前我国第一部以算法推荐服务为规制对象的规章出台,一方面旨在规范通过算法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的行为,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划定明确的法律界限,在保护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拒绝权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让我们治理这些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能够引导算法应用公平公正、透明可释,充分保障网民合法权益,特别是保障未成年人、老年人、劳动者和消费者等弱势主体的权益与关切。

  再者,规定出台也能优化算法治理结构,建立网信、工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联动长效机制,打造形成政府监管、企业履责、行业自律、网民维权、社会监督的多元共治局面。

  《规定》已制定出台,如何落实好更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应作如下努力:

  首先,做好对《规定》的宣传和解释工作。不合理算法的提供者本就利用了用户信息不对称这一劣势,因此对规定的宣传和解读是让用户了解到相关法规,从而合理保卫自身正当权益的重要途径。政府部门应当通过多渠道,向社会做好宣传工作,应该用简化版图文,生动的话语向群众进行《规定》的讲解。这一做法还可以倒逼算法提供者进行自查自纠,形成多方共同落实《规定》的良好局面。

  其次,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据《规定》定期审核、评估、验证算法机制机理、模型、数据和应用结果等,对设置诱导用户沉迷、过度消费等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背伦理道德的算法模型予以剔除改正,使算法提供者向上向善。

  最后,应着力完善算法治理体系。算法等新技术新应用已经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相关部门应依据《规定》建立健全科学的监管体系,统筹各方建立完整制度链条,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全链条监管,增强监管系统性和权威性。同时,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设置便捷有效的用户申诉和公众投诉、举报入口,明确处理流程和反馈时限,及时受理、处理并反馈处理结果,形成算法治理长效机制。

  相信通过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用户、监管部门等主体多方参与落实《规定》,定将绘制好多元共治的算法治理蓝图。

  【推荐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专题库-考情+备考资料

  【国面】状元及第专岗面试礼包

  2023版公务员面试(无领导+结构化+1000题)5本套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