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社会工作者报考指导

首页 > 黑龙江社会考试 > 报考指导

社区工作者报考指导:张某去商店买东西路过李某门前

黑龙江华图教育 | 2023-09-20 11:06

收藏

  张某去商店买东西路过李某门前,被李某的狗追咬,为避免被狗咬伤,张某夺过在路旁乘凉的王某的手提包将狗打退,但致使王某的手提包损坏。张某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侵权行为

  C.紧急避险

  D.自助行为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概述知识。

  第二步,紧急避险,又称“紧急避难”。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小的另一方的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成立条件为:(1)为了保护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危险的损害。(2)客观上具有正在发生的真实危险。(3)迫不得已而采取的行为。(4)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而造成不应有的危害。题干中张某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A 项: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题干中张某的行为不构成正当防卫,A项排除。

  B 项: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财产或知识产权,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侵权行为发生后,在侵害人与受害人之间就产生了特定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即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题干中张某的行为不构成侵权行为,C 项排除。

  D 项:自救行为又称“自助行为”。权利被侵害的人,没有按法律上的正式程序,而是凭借自己的力量来恢复权利的行为。大陆法系民、刑法理论中阻却违法事由的一种。主要特征是:(1)自救行为发生在权利受到侵害之后,如果发生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过程中,则属于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2)如不及时实行自救,就有可能错失良机,使权利恢复发生明显的困难。(3)自救行为所使用的方法,从法的整体精神和一般社会观念上看是合适的。题干中张某的行为不构成自助行为,D 项排除。

  点击添加>>>专属备考微信客服

  相关图书推荐>>>2023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图书合集(教材、历年、2000题)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