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行测热点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行测热点

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是:

黑龙江华图 | 2024-02-22 09:48

收藏


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是:
 
A.人类身上的进化痕迹
B.古猿到人的演化历程
C.现代人是如何演化的
D.人类进化的主要特征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章。文章首段先引出话题,人类的进化,尾句通过尾句转折词“但”重点强调“我们的身上依旧保留着一些进化的痕迹”这一观点。接下来②至⑧段列举例子,具体说明人类进化痕迹。全文为“总—分”的行文结构,首段为文章重点。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人类身上的进化痕迹”符合文章重点想要解决的问题,与贯穿全文的话题保持一致。
因此,选择A选项。
①西夏本是宋朝的藩属,但元昊继位后公然建国称帝,宋朝视为反叛;元昊又主动挑起战争,宋仁宗不得不起用韩琦、范仲淹等文臣率军抵御,时人谓之经略西事。范仲淹对西夏战略有一个变化过程。
②初到西北,实地考察了前线的军备、士气,历史和现实让他得出结论,急于出击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屡屡向朝廷进言,反对韩琦提出并得到朝廷支持的大军深入征讨西夏战略,为此与韩琦等主战派发生激烈争论。所以历史上有人说范仲淹主和,不是没有根据的。但范仲淹的战略思想是有变化的,或者说是与时俱进的。当宋朝军事连连失利,特别是后来强大的辽国也败于西夏后,人们认识到范仲淹当初的主张是正确的,主和已成为不可动摇的国策,范仲淹却主张由防守转为进攻,还提出了步步为营进取西夏的“横山策”。直到晚年,他还为“横山策”得不到实施而喟叹。所以,笼统说范仲淹主和是不准确的,后人一般把他的战略概括为积极防御。
③范仲淹在世时,辽国败于西夏的事实和他去世多年后熙河开边的过程,都证明范仲淹对西夏战略不仅是务实的,而且是深谋远虑的。
④笼统说范仲淹是军事家也无不可,但说他指挥战争的才能如何高超是夸大其词,说他是军事战略家比较准确。
⑤由于宋夏战争中宋朝屡战屡败,辽国又趁火打劫,违约施压宋朝增加岁币,以明君圣主自居的宋仁宗深受刺激,思振作以有为,遂在庆历三年起用范仲淹等进入中枢,实行新政,谓之庆历新政。当时朝廷里有两位宰相,其中一人还是范仲淹尊为师长的晏殊,而范仲淹只是参知政事也即副宰相,但宋仁宗以点名让范仲淹回答手诏、条陈时政的方式,事实上委任他主持新政。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当时范仲淹的名望很高,宋仁宗此举是顺从“民意”。
⑥宋朝前期,士大夫以冲晦自养,人人因循,不复奋斗。范仲淹则以直言谠论倡于朝,数以言事动朝廷,又“梅福官卑数上书”,呼吁兴利除弊,赢得了欧阳修、石介等一批官场新进的拥护,一时大有范仲淹不出则国运难昌之势;加上他经略西事的策略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威望进一步提高。
⑦庆历新政并不是范仲淹主动发起的,而是在宋仁宗的一再催促下匆忙登场的。范仲淹主持新政的时间只有10个月左右,随着他和富弼外出巡边,新政又勉强维持了不到一年就夭折了。
⑧但事实上,当时没有人整体上反对新政,只是对新政中的某些内容及其推进方式提出不同意见。真正决定庆历新政走向的是“国际环境”和宋仁宗、范仲淹的个性。
⑨一方面,庆历新政期间,外部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原来担心契丹人和党项人勾连夹击宋朝,出人意料的是辽夏发生了战争,西夏急于与宋达成和平,重新称臣;辽则在受到西夏重创后对宋的态度大为缓和。因受外部环境刺激急于推行新政的宋仁宗大大松了口气。另一方面,范仲淹以言得用,成了当权派,“台谏侍从方袭其迹,朝廷每立一事,则是非蜂起,哗然不安”。对新政“任子恩薄,磨勘法密”的非议,让宋仁宗感到有损他的明君形象,尤其是范仲淹为推行新政引荐了不少人,交结朋党的议论四起,引起了宋仁宗的警觉。因此,________________。
⑩但是,我不认同庆历新政失败这样的结论,且不说新政十事并没有完全废止,更重要的是,范仲淹所开革新之风并没有中断,而且他所提出的新政十事,有些保留了,即使被废止的事项,有些后续仍然有新进展。此外,不得不说,范仲淹的连襟郑戬在西北先后引发的滕宗谅案、水洛城案,对庆历新政造成严重干扰,也大大损害了范仲淹的威望。


 
hot书教材及网络课程名称 数量 价格 点击购买 展示
专属备考微信客服 / 0元咨询 点击添加
【全新上市】2024版公务员录用考试模块宝典行测+申论 6套 109元 点击购买
2024年国家公务员笔试系统提升班(2期) 6套 980元 点击购买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合集 4套 94元 点击购买
2024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测+申论) 真题 2本 2套 55元 点击购买
2024第18版公务员考试5100题--申论2本 5套 54元 点击购买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