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方法技巧

首页 >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方法技巧

黑龙江省考方法技巧:乞食而居的寄生方式深受主流文化鄙夷

黑龙江华图教育 | 2024-07-23 13:09

收藏

  佛教戒律中割爱辞亲、乞食为生等做法与中国实际国情观念大相背离。因此,佛教内部也开始对教规 教理进行改制。就乞食而言,儒家经典《礼记》认为“君子不受嗟来之食”,在定居耕种、安土重迁的 文化观念下,乞食而居的寄生方式深受主流文化鄙夷,原始佛教的饮食制度与中国的社会生活 ________。在此背景下,对乞食制度的调试,也意味着佛教中国化进程的开启。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背道而驰 B.格格不入

  C.离经叛道 D.殊途同归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佛教戒律中割爱辞亲、乞食为生等做法与中国实际国情观念大相背离”及 “在定居耕种、安土重迁的文化观念下,乞食而居的寄生方式深受主流文化鄙夷,原始佛教的饮食制度 与中国的社会生活________”可知,横线处词语与“大相背离”“鄙夷”相照应,文段表达的意思是佛 教戒律中有乞食而居的寄生方式,而中国社会生活的文化观念是定居耕种、安土重迁,原始佛教的观念 制度不符合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故所填词语应体现相互排斥、抵触之意。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背道而驰”比喻方向、目标完全相反,文段未体现方向与目标相反之意,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 B项“格格不入”指有抵触,不投合,置于文段可以体现原始佛教的饮食制度与中国的社会生活相互排 斥、抵触之意,符合文意,保留。 C项“离经叛道”原指不遵循经书所说的道理,背离儒家的道统,现泛指背离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或传 统,置于文段无法体现原始佛教的饮食制度与中国的社会生活相互排斥、抵触之意,且与“原始佛教的 饮食制度与中国的社会生活”搭配不当,排除C项。 D项“殊途同归”比喻使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同样的结果,置于文段无法体现原始佛教的饮食制度与中国 的社会生活相互排斥、抵触之意,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图书教材及网络课程名称 数量 价格 点击购买 展示
【全新上市】2024版公务员考霸笔记6本套 6本 49元 点击购买
2024版公务员录用考试模块宝典行测+申论 6本 6本 109元 点击购买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