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笔试模拟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笔试模拟

国家公务员行测之言语理解与表达每日一题:2024年10月2日

黑龙江华图 | 2024-10-02 09:16

收藏

国家公务员行测之言语理解与表达每日一题:2024年10月2日

  国家公务员行测之言语理解与表达每日一题:2024年10月2日!由黑龙江华图提供在线答疑。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相关考试技巧,国考公告职位表,国考公告发布时间,国考笔试时间快讯等相关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局 专题网址以及黑龙江华图,值得信赖!

  

  46.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全体中华儿女________、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在这一壮阔进程中,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视死如归、________的民族气节,百折不挠、________的必胜信念,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团结一心 见义勇为 勇往直前

  B.众志成城 宁死不屈 坚韧不拔

  C.风雨同舟 英勇无畏 能屈能伸

  D.同舟共济 宁折不弯 意志坚定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顿号可知,第一空与“共御外侮”词义相近,体现共同抵御外敌、团结之意。A项“团结一心”指团结一致。B项“众志成城”意思是指万众一心。C项“风雨同舟”指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D项“同舟共济”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以上选项均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顿号可知,第二空与“视死如归”词义相近,体现不怕牺牲之意。A项“见义勇为”指敢于斗争,无法体现牺牲之意,排除A项。B项“宁死不屈”意思是宁愿死也不屈服,符合文意。C项“英勇无畏”意思是非常勇敢,不畏艰险,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D项“宁折不弯”本指白杨木受到外力作用,只会断折,不会弯曲变形;后用来比喻宁可死也绝不屈服妥协,符合文意。

  第三步,分析第三空。根据顿号可知,第三空与“百折不挠”词义相近,体现意志坚强,品节刚毅之意。B项“坚忍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符合文意。D项“意志坚定”中的“意志”与空格后的“信念”语义重复,且语体风格偏口语化,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勇往直前:不怕艰险,奋勇地一直往前进。能屈能伸: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能适应各种境遇,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施展抱负。

  

  更多的国考备考以及考试大纲可以关注“国家公务员局专题”及“国家公务员局”官方网址发布,考生们应提前备考,轻松面对国家公务员考试。更多资讯请关注黑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hljhtjy),黑龙江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451-88882340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公务员备考指导老师《《《

报考指导老师 省份 类型 选择地市 展示
加老师领取备考资料 黑龙江 公务员 点击进入

  相关备考问题有:

  

  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以何种身份报考?

  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如果符合职位规定的基层工作年限,也可以报考要求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职位。

  在哪里查看2025国家公务员招聘公告了解更多公务员考试招聘考试资讯,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及报名时间通知,请持续关注黑龙江华图教育!

  

  点击查看》》》

  国考考试录用系统

  

书教材及网络课程名称 数量 价格 点击购买 展示
2025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测申论教材 4套 74元 点击购买

  相关备考知识点有:

  

  感想∶主观性∶体会

  A.泥土∶可塑性∶材料

  B.规律∶普适性∶定理

  C.发明∶创造性∶方法

  D.典范∶示范性∶表率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感想”和“体会”都具有“主观性”特点,且“感想”和“体会”两者含义存在一定的近义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泥土”具有“可塑性”,“泥土”是一种“材料”,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规律”和“定理”都具有“普适性”,但“规律”和“定理”两者不存在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发明”具有“创造性”,但“发明”与“方法”无关,排除;

  D项:“典范”“表率”具有“示范性”,“典范”“表率”为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