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报考指导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报考指导

国考安庆面试分数

黑龙江华图教育 | 2024-12-11 06:37

收藏

  国考安庆面试分数

  国考安庆面试分数?笔试成绩及分数线相关资讯由“国家公务员局专题”提供及各系统部门单位考试快讯提供。更多关于国考安庆面试分数,国家公务员职位表,国考考试国考公告发布时间,国考分数线及面试时间等快讯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局以及黑龙江华图,值得信赖!

  近5年国考各层级职位笔试合格分数线(总分数/行测分数):

  国考各系统最低及最高进面往年分数线:

  国考各省份最低进面往年分数线:

  国考面试内容:

  一、结构化面试(最常见考试)一个考生对七个考官

  考试形式:根据考官指示回答3-4道题测评要素、面试试题、实施程序、评分标准、考官组成等都事先进行规范性设计的一种面试测评方法。

  二、半结构化面试(银保监会、银行、国企各地面谈考察环节)2-4个考生对多个考官

  考试形式:半结构化面试(简称SSI),是介于非结构化面试和结构化面试之间的一种形式。半结构化面试是在预先设计好的试题(结构化面试)的基础上,考官向应试者又提出一些随机性的问题,提问问题的数量由面试总时间决定。或者根据考生表现随机发问的一种面试形式。半结构化面试组织形式通常有两种:逐一面试和多人面试。 逐一面试是一个考生面对多个考官,整个考场考生只有一位。多人面试是多个考生与多个考官进行交流,考生逐一回答考官提出的问题,问题可能会一致,也可能每位考生有所变化。

  三、结构化小组面试(税务、海关等)

  考试形式:标准化小组面试,要求一组考生同时回答一套题目,答题结束后,考生之间互相评论和回应的一种面试测评方法,从而测查考生从事公务员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

  四、无领导小组讨论(中央、机关等)多个考生对多个考官

  考试形式:是一种集体面试方法,通过给一组应试者一个可供讨论的问题,让应试者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讨论,从而观察与评价应试者的基本能力与基本素质。

  笔试成绩科目总分:

  9:00—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满分100)

  14:00—17:00 申论(满分100)

  14:00—16:00专业科目(满分100)

  笔试成绩计算方式:

  8个非通用语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外语水平测试成绩(考试成绩均按百分制折算,下同)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职位和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25%、25%、50%的比例合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专业科目笔试成绩分别占40%、30%、30%的比例合成;其他职位,笔试成绩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

  专业科目笔试内容: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所属机构职位】

  1、银保监会财经类专业科目: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知识、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国际金融学、保险学、英语阅读理解

  2、银保监会财会类专业科目: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准则及其实务应用、财务管理及管理会计相关知识、审计相关知识、英语阅读理解

  3、银保监会计算机类专业科目:信息系统架构、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数据库与数据挖掘分析、网络技术及应用、信息安全及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英语阅读理解

  4、银保监会法律类专业科目:法学基本理论、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国际法、英语阅读理解

  5、银保监会综合类专业科目:与银行保险监管相关的经济金融知识和统计学、管理学、语言文学等学科知识、英语阅读理解

  【中国证监会及其所属机构职位】

  1、证监财金类专业科目:习近平经济思想、经济学基本原理、金融基础知识、国际金融危机、证券基础知识、期货及衍生品基础知识

  2、证监会计类专业科目:会计准则及其实务运用、审计基础知识、财务信息披露规范

  3、证监法律类专业科目: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公司企业法律、民事经济法律、行政刑事法律、诉讼法律和其他法律制度

  4、证监计算机类专业科目:证券基础知识、期货及衍生品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知识(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新技术、数字中国建设)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专业科目:

  1、政治素质。政治素质、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认知。

  2、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及执法依据、公安基础知识,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基本能力。群众工作能力、行政管理能力、信息工作能力、实务工作能力、应急处理能力

  总成绩计算方式:

  考试总成绩按100分计。未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综合成绩按照笔试、面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组织专业能力测试的,综合成绩按照笔试成绩占50%、面试成绩和专业能力测试成绩共占50%的比例合成。

  》》》国家公务员备考指导老师《《《

报考指导老师 省份 类型 选择地市 展示
加老师领取备考资料 黑龙江 国考 点击进入

  相关备考面试金句有>>>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逸周书·文传》

  

  相关备考面试热点有>>>

  

  让法治成为全社会共同信仰

  1.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2023年“宪法宣传周”活动时间为12月1日至7日。各地各部门可从实际出发,在时间上适当延展。根据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日前联合印发的通知,2023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重点宣传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宪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成就。

  今年的重点活动安排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举办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有关活动;全国普法办发布习近平法治思想系列讲座视频;教育部、司法部在北京举办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开馆仪式,司法部支持教育部组织开展国家宪法日教育系统“宪法晨读”活动、《宪法伴我们成长》歌曲传唱等青少年学生宪法法治教育主题活动;文化和旅游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专题展览及系列讲座;农业农村部、司法部在江苏省常熟市古里镇康博村举办“宪法进农村”主场活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在河北省举办“法律明白人”作用发挥工作试点地区交流会等。

  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抓住青少年、网民等重点群体,持续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推动宪法在地铁站、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的广泛覆盖,营造浓厚氛围。进一步发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和“法律明白人”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中的作用,教育引导群众通过人民调解、行政复议、诉讼等途径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2.为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宪法宣传周”期间,湖南设立9个宪法学习宣传分场主题活动,分别是:宪法进农村、宪法进社区、宪法进校园、宪法进机关、宪法进企业、宪法进军营、宪法进网络、宪法进宾馆(景区)、宪法进交通场所等主题活动。

  【政策理论】

  1.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明确将“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作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强调“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并作出战略部署,为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加快建设法治社会,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培育全社会法治信仰,强化人们的法治理念、法治思维。

  2.问题

  纵观全社会范围,无论是从执法者的角度还是从执法对象的层面,法治建设中都存在着诸多问题。

  (1)普法覆盖面不够广。在偏远贫穷落后地区,部分社会成员法律意识淡薄,肆意侵犯他人权益,加之受害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较差,由此出现了诸多“村霸”现象。“村霸”横行霸道,欺压百姓,但百姓却不知、不会或者不敢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因此,在偏远贫穷落后地区,普法工作尤为重要。

  (2)基层一线执法工作人员执法受阻现象时有发生。执法者与被执法对象之间存在利益关系,部分执法对象以权压人,拒不配合执法工作的现象亦是经常出现,此前,南昌交警直播执法事件引起轰动,执法对象拒不配合,声称叫“yuwei”过来,此事件深刻揭示了当前执法领域存在的执法不公或者腐败问题。

  3.意义

  (1)法治,治之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法律是一切治理的开端,是治国理政的起点,从本质上反映了法治思想的重要地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任何一个领域的治理和发展,离开了法律的支撑,都将“无所措手足”。是以,法治将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的重要依托。

  (2)法令行则国治。对这句话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理解,其一,国家执法,公平和谐;其二,人民守法,安居乐业。国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在执法过程中对各行各业、各阶层、各地区每一位公民一视同仁,必然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从而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和谐安定;而反过来从另一个层面看,法之一字,对于强者是一种约束,对于弱者是一种保护。因而强者,即掌握社会大多数资源的人,若把法律威严铭记于心,始终保持敬畏之心,那必然不会出现行为上的逾矩,必然不会出现强者凌虐弱者的局面,那弱者的利益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无论强者还是弱者,若每一位民众主动守法,那安居乐业的盛世太平必能呈现。

  4.对策

  (1)深入贯彻习总书记法治思想,从思想上引领。以习总书记法治思想作为重点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周期,在计划周期内组织各级法治工作部门的全体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进行轮训,要求领导干部和执法工作人员带头践行习总书记法治思想,达到从思想上进行引领的效果。

  (2)全面开展普法宣传,从行动上实践。普法工作发展到现在,覆盖面依然有待扩大,普法工作应该下沉一线,到最基层的地区去,尤其是偏远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民众法律意识最淡薄的区域,更应该作为普法的重点区域。在这些重点区域,加大普法的频次以及普法的力度。除此之外,还应当以“六进”为准则,即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以便于全方位的宣传习总书记的法治思想,充分扩大普法的覆盖面。

  (3)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从形式上创新。无论是执法还是普法,工作方式都应该根据对象年龄、身份的不同、所处地域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创新,或者是结合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进行有效且接地气的创新,切实抓住执法对象的兴趣点,以新颖的形式提高内容的吸引力。比如恩施根据民谣改编的反诈短视频、各地方政府组织学生开展的模拟法庭、以漫画的形式进行普法宣传等等。

  (4)立足需求,紧抓核心,从内容上充实。普法宣传频频爆冷的主要根源在于内容不切实际,鉴于此,每一次普法都应该紧抓普法对象的特殊性,有针对性的对普法内容和普法重点进行设计。比如,面向社区群众,主要普及一些与民众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包括家暴、劳动权益保护、赡养、婚姻、高空抛物等,切实针对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普法;如果是面对中小学生,主要普及如何抵制校园暴力,保护个人隐私等相关内容,做到普法有的放矢,让普法的内容真正惠及普法对象。

  【知识运用】

  1.湖北恩施根据民间歌谣“六口茶”改编的反诈歌谣,借助短视频平台,火爆全网。对此,有人表示理解,认为普法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式:也有人说,直播普法或短视频普法,形式大于内容,无法突出重点。对此,请问你怎么看?

  2.为了响应中央政府“八五”普法的规划,深入学习“八五”普法规划的文件精神,单位领导决定要召开一次“八五”普法动员会,此事交给你负责。请问你会怎么开展?

  3.你和你的同事小王,在基层社区进行普法宣传中,普法现场出现了社区工作人员以及群众不配合,参与不积极的情况,以至于普法现场“爆冷”,严重影响了普法的效果,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4.普法工作动员会上,有同事提出,年年都普法,但是效果不佳,为了更好的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并保证普法效果,领导要求你开展一次调研,请问你认为调研的重点是什么?

  国考备考推荐:

  点击查看》》》

  国考公告汇总专题

  

书教材及网络课程名称 数量 价格 点击购买 展示
结构化面试理论套餐 1套 1980元 点击购买
 

  相关备考知识点有:

  

 

  科技地理【核心考点】◆世界之最

名称 可溶性 缺乏症 获取来源
维生素A 脂溶性 夜盲症 鱼肝油、动物肝脏、绿色蔬菜
维生素B1 水溶性 脚气病 豆类、谷类、硬果类、水果、牛奶和绿叶菜
维生素B2 水溶性 口腔溃疡等 肝脏、牛奶、鸡蛋、豆类、绿色蔬菜
维生素C 水溶性 坏血病 新鲜蔬菜、水果
维生素D 脂溶性 软骨病 鱼肝油、蛋黄、乳制品、酵母
维生素E 脂溶性 生殖障碍 鸡蛋、肝脏、鱼类、植物油
叶酸 水溶性 贫血 显示全文 -->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