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笔试模拟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笔试模拟

国家公务员行测之言语理解与表达每日一题:2025年1月16日

黑龙江华图 | 2025-01-16 09:16

收藏

国家公务员行测之言语理解与表达每日一题:2025年1月16日

  国家公务员行测之言语理解与表达每日一题:2025年1月16日!由黑龙江华图提供在线答疑。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相关考试技巧,国考公告职位表,国考公告发布时间,国考笔试时间快讯等相关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 官方网站以及黑龙江华图,值得信赖!

  

  27.过去几十年我们主要依靠引进外国技术实现发展,短期看这不失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捷径,从长期看只靠引进是不行的,它会使我们与国外的技术差距越拉越大,将我们长期锁定在产业分工格局的低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为此,要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深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国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我国要逐步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C.我国要依靠技术推动经济发展

  D.我国要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指出我国主要依靠引进外国技术实现发展,将会导致我国与国外技术差距拉大,产能分工格局低端这一问题。第二句分析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即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接下来,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对策,即“要推动技术发展,增强创新能力”。文段最后一句为文段重点。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为对策的概括归纳项,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问题的本质是要掌握核心技术,但并未指出怎么掌握,表述不具体。C项:对策缺少核心词“创新”。D项:对策表述宽泛,并未指出应该如何减少依赖,而重点句已经点明要通过创新这一方式来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更多的国考备考以及考试大纲可以关注“国家公务员局专题”及“国家公务员局”官方网址发布,考生们应提前备考,轻松面对国家公务员考试。更多资讯请关注黑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hljhtjy),黑龙江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451-88882340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公务员备考指导老师《《《

报考指导老师 省份 类型 选择地市 展示
加老师领取备考资料 黑龙江 公务员 点击进入

  相关备考问题有:

  

  公务员招录考试职位表中科员(一)、(四)什么意思?是级别吗?

  大家不用太在意职位后面的(一)、(二)、(三)这样的数字,它是用来区分职位的,并非是科员的级别,对考生报考没有影响。有序号的,是同一个部门同时招录多个职位,这些职位都是科员,但相关的条件要求不同,可能是学历要求不同,可能是专业要求不同,可能是对考生身份要求不同,在报考时看好职位表里具体的职位要求即可。

  国家公务员考试什么时候出招考简章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及报名时间通知,请持续关注黑龙江华图教育!

  

  点击查看》》》

  往年职位表

  

书教材及网络课程名称 数量 价格 点击购买 展示
2025年国家公务员理论全解(行测) 145课时 1680元 点击购买

  相关备考知识点有:

  

  现实生活中的案件事实总是相当复杂,很多时候国家机关一时难以查明案件真相。即使案件事实清楚,如果其性质处于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临界线上,在法律适用层面仍是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的难点。行政执法人员与刑事追诉人员对相关法律的理解可能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行刑衔接”不再是单纯的由行政执法到刑事司法的衔接,也可能是由行到刑再到行、由刑到行再到刑的衔接。正因为如此,有的法律明文规定了多环节的移送。

  这段文字意在:

  A.剖析目前“行刑衔接”导致的多重复杂状况

  B.强调区分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必要性

  C.解释“行刑衔接”中出现多环节衔接的原因

  D.探讨实践中影响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因素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绍了现实生活中的案件事实很复杂,即使案件事实清楚,案件性质处于违法与犯罪的临界线导致在法律适用层面也存在难点。接着指出行政执法人员与刑事追诉人员对相关法律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差异。然后论述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行刑衔接”也可能是由行到刑再到行、由刑到行再到刑的衔接,最后通过“正因如此”总结全文,论述有的法律明文规定了“行刑衔接”中多环节的衔接。文段为“分—总”结构,最后一句为文段重点,强调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行刑衔接”出现了多环节移送。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为重点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B项和D项:“多重复杂状况”“区分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和“影响因素”均属于“正因为如此”之前解释说明的部分,偏离文段重点,文段并未提及“行刑衔接”所带来的复杂情况,且缺少文段核心话题“多环节衔接”。

  文段出处:《行刑衔接机制的基本问题》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