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生态环境政策较为注重生态效益,相对忽略经济和社会效益,使生态保护补偿缺乏可持续性。 《生态保护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适时发布,为生态保护补偿实践工作提供更精准、更可 持续的政策指引。例如,以碳市场交易形式实现的湖北“毛竹碳汇造林”模式,便是在探索“政府引 导、机构参与、农民受益”三方协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基础上所建立,旨在形成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群 众收入、促进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依照《条例》,可采取对口协作、产业转移、共建园区等市场化、 多元化补偿方式,以制度保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
A.此次颁布的《条例》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B.《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生态保护补偿开启法治化新篇章
C.《条例》颁布有利于实现生态保护补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融合
D.《条例》颁布有利于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指出传统生态环境政策的缺陷,即比较忽略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前文提出 问题的基础上,之后引出对策,即《条例》为生态保护补偿实践工作提供更精准、更可持续的政策指 引,然后通过举例说明《条例》能够实现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群众收入、促进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以 制度保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文段为“分—总—分”结构,主旨句为第二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