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黑龙江职位表
三支一扶黑龙江职位表?由“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考试快讯提供,以及黑龙江省三支一扶专栏考试报名网址提供考试通知。更多关于三支一扶黑龙江职位表,黑龙江三支一扶职位表,三支一扶考试公告发布时间,三支一扶笔试快讯的内容,请关注【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相应的政府部门网站以及黑龙江华图,值得信赖!
三支一扶是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服务(简称“三支一扶”)。其中,黑龙江地区三支一扶近几年开始恢复笔试程序(无面试考核),以下参考往年黑龙江三支一扶公告时间节点及职位表下载:
一、职位表下载
【2023年】:2023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766人职位表下载
【2024年】:2024年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861人职位表下载
【2025年】:2025年度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906人职位表下载(含各地市各区县最新职位表)
二、近三年公告时间节点
1、公告发布时间
【2023年】:5月21日---报名时间:2023年6月5日上午9:00—6月9日下午16:00
【2024年】:5月29日---报名时间:2024年6月3日上午9:00—6月7日下午16:00
【2025年】:5月28日---报名时间:2025年6月3日9:00—6月6日16:00
2、笔试时间
【2023年】:7月1日---成绩查询时间:7月7日
【2024年】:6月29日---成绩查询时间:7月8日
【2025年】:6月29日---成绩查询时间:笔试结束后8-10个工作日,考生可登录报名网站查询本人成绩。
三、其它相关备考问题
1、什么是三支一扶?
12、三支一扶考试限制专业吗?
》》》三支一扶备考指导老师《《《
报考指导老师 | 省份 | 类型 | 选择地市 | 展示 |
加老师领取备考资料 | 黑龙江 | 三支一扶 | 点击进入 | ![]() |
三支一扶,所有内容由黑龙江华图教育整理,仅供考生参考!
24.生命存在的首要条件是液态水,一颗行星是否宜居取决于表面温度能否维持液态水的存在。冰行星或冰卫星地表原本被冰雪覆盖,此前研究认为,随着恒星辐射增强,其地表冰雪最终会融化形成液态水,从而适宜生命生存。不过,最新研究证明,随着恒星辐射增强,冰行星或冰卫星将直接进入极端炎热的温室逃逸状态,表面温度将升至100摄氏度以上,液态水无法存在。一旦冰雪融化,行星地表反射能力的突然降低使其吸收恒星辐射的能力大大增强。此外,冰雪融化后,大量水汽进入大气,强温室效应也使地表温度进一步升高。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宜居行星在事实上并不存在
B.冰行星或冰卫星其实不宜居
C.冰行星或冰卫星其实没有冰
D.温室逃逸状态阻止了冰融化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宜居行星是否存在”在文段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A项。B项对应“不过”之后的内容,介绍了冰行星和冰卫星不适宜生命生存,B项符合文意。C项对应“冰行星或冰卫星地表原本被冰雪覆盖”,表述与文段相悖,排除C项。D项对应“冰行星或冰卫星将直接进入极端炎热的温室逃逸状态,表面温度将升至100摄氏度以上……”,可以得出温室逃逸并不会阻止冰融化,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书教材及网络课程名称 | 数量 | 价格 | 点击购买 | 展示 |
2024版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专用教材:综合知识(公共基础知识) | 1套 | 29元 | 点击购买 | ![]() |
相关备考知识点有:
6.《论语》中提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夏之时”指的是著名历法《大衍历》
B.“辂”指的是车子,“冕”指的是礼帽
C.“乘殷之辂”与“殷鉴不远”涉及同一朝代
D.《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夏之时”就是夏朝的历法指的就是夏朝的历法,即《夏小正》一类的文献遗存。在夏朝就已经有这样的历法,把一年分为四季,每一季有三个月,古时候称为孟仲季三个月。“行夏之时”就要按照春夏秋冬四时寒暑的运作而行,不违农时,按季节来播种,来收获。而传说《大衍历》为唐代僧一行所作,并非在夏朝。A项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乘殷之辂”,“殷”就是殷商、商朝,“辂”就指车子。乘车之辂有节俭的意思,因为用草编的席子做为坐垫。“服周之冕”,“周”是周朝,“冕”是礼帽。礼冠的样子是前面有像垂帘似的,两边耳朵这里也有一个袋子,还有一个耳罩,圆圆的,刚好罩住这个耳朵,所以把眼睛和耳朵都挡住。这有一个寓意,就是把眼和耳遮挡起来,不要看别人的是非,不要听别人的谗言。B项正确,排除。
C项:“乘殷之辂”字面意思是乘坐殷朝的车子,深层次的意思是要学习商朝先进的技术。“殷鉴不远”原指殷人灭夏,殷的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作为鉴戒。后泛指前人失败的教训就在眼前,常用于劝勉人以免犯错。两个涉及的都是商朝。C项正确,排除。
D项:《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D项正确,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