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三支一扶岗位表
黑龙江三支一扶岗位表?由“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考试快讯提供,以及黑龙江省三支一扶专栏考试报名网址提供考试通知。更多关于黑龙江三支一扶岗位表,黑龙江三支一扶职位表,三支一扶考试公告发布时间,三支一扶笔试快讯的内容,请关注【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相应的政府部门网站以及黑龙江华图,值得信赖!
三支一扶是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服务(简称“三支一扶”)。其中,黑龙江地区三支一扶近几年开始恢复笔试程序(无面试考核),以下参考往年黑龙江三支一扶公告时间节点及职位表下载:
一、职位表下载
【2023年】:2023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766人职位表下载
【2024年】:2024年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861人职位表下载
【2025年】:2025年度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906人职位表下载(含各地市各区县最新职位表)
二、近三年公告时间节点
1、公告发布时间
【2023年】:5月21日---报名时间:2023年6月5日上午9:00—6月9日下午16:00
【2024年】:5月29日---报名时间:2024年6月3日上午9:00—6月7日下午16:00
【2025年】:5月28日---报名时间:2025年6月3日9:00—6月6日16:00
2、笔试时间
【2023年】:7月1日---成绩查询时间:7月7日
【2024年】:6月29日---成绩查询时间:7月8日
【2025年】:6月29日---成绩查询时间:笔试结束后8-10个工作日,考生可登录报名网站查询本人成绩。
三、其它相关备考问题
1、什么是三支一扶?
12、三支一扶考试限制专业吗?
》》》三支一扶备考指导老师《《《
报考指导老师 | 省份 | 类型 | 选择地市 | 展示 |
加老师领取备考资料 | 黑龙江 | 三支一扶 | 点击进入 | ![]() |
三支一扶,所有内容由黑龙江华图整理,仅供考生参考!
9.目前,水和肥料都没有在农业中得到最佳使用,传统的植物栽培方法,使大部分水和化学物质,穿过土壤“溜过”根部,与地下水混合。为此,全球农业科技工作者都在寻找可以解决问题的新材料。某大学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聚合物水凝胶,该凝胶可作为土壤的“智能”添加剂,有助于避免土壤污染,显著减少用水量并改善植物对肥料的吸收。该研究员说,新研发的水凝胶能够在下雨或灌溉时储存大量水分,然后随着土壤变干缓慢释放。同时,这种水凝胶完全可以生物降解,也就是说,经过一段时间后,它们会“溶解”在土壤中,毫无踪迹。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根部肥料往往远离根部未发挥其肥料作用
B.聚合物水凝胶可减少土地用水并避免污染
C.大量使用化学肥料使土壤状况被破坏
D.新研发的水凝胶在土壤中可完全降解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通过背景铺垫先介绍了传统的植物栽培方法使得水和化学物质没有被植物根部很好利用的问题。紧接着通过“为此”给出对策,即农业科技工作者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材料聚合物水凝胶。然后借助研究员的话具体介绍了聚合物水凝胶的两方面优势,一方面是能够储存水分减少用水量,另一方面是生物降解避免土壤污染。文段为“分—总—分”结构,中间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文段重点。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为对策的概括归纳项,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为背景铺垫的部分,非重点。C项:没有提及文段核心话题“聚合物水凝胶”。D项:“完全降解”只是水凝胶优势的一个方面,表述片面。
相关备考知识点有:
33.下列关于诺贝尔奖获奖者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屠呦呦发现了治疗疟疾的新疗法
B.赛珍珠曾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
C.莫言曾因《红高粱》获得茅盾文学奖
D.李政道参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创建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11年,《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莫言的《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的《红高粱》并未获得茅盾文学奖。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西药结合研究,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选项A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
B项:赛珍珠是美国作家,1932年凭借其小说《大地》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并在1938年以此获得美国历史上第三个诺贝尔文学奖。赛珍珠在中国镇江生活了近40年,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选项B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
D项:李政道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81年初,经过中美科学家共同讨论论证,提出了建造2×2.2 GeV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方案,并初步得到了认可。1981年12月,李政道再次向国家提出兴建22亿电子伏特正负电子对撞机方案的建议,邓小平用连续三个再不犹豫了,表达了建设的决心。李政道力主整个加速器和探测器都在中国建造,认为买国外加速器根本提高不了国内高能物理的科研实力。1984年10月7日,参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奠基仪式前,邓小平在会见李政道时对他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论证中付出的艰巨劳动表示感谢。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成。1992年利用它精确测量到的τ轻子质量新数值,被认为是当年国际粒子物理实验中最重要的成果。选项D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