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事业单位报考指导

首页 > 黑龙江事业单位考试 > 报考指导

事业单位改革涉及千万人!这3大变化很重要,有人或拿双份工资

黑龙江华图 | 2019-08-09 10:29

收藏

  事业单位从最初将固定编制转变为签订聘用合同,到现在个别单位会直接取消编制,改革力度一天强过一天。这个改革节奏让大家逐步能够接受最终的改革结果,毕竟这涉及到全国事业单位3000多万职工的利益。

  到2020年,预计事业单位改革全部完成,那么到现在为止,关于编制、工资、职称到底都有哪些变化呢?

  1、编制

  很多人选择事业单位都是因为编制,看中编制的稳定,旱涝保收,不会动辄失业,关于编制问题,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现在的事业单位都是签订聘用合同,不再像以前一样,一个编制就一劳永逸,但是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以及临时工所签订的劳务派遣合同完全不同,稳定性还是不成问题的。

  目前为止,关于事业单位的编制改革,变动最大的就是取消编制的,在2019年会完成取消编制的群体有高校教师、公立医院,以及从事营利性活动的单位,其中从事营利性活动的单位影响是最大的,高校教师和公立医院的工作人员在取消编制管理之后,反而会更加自由,尤其是针对拥有专业技能的医生和教师来说,没有了编制的限制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从事营利性的单位中的职工会全部取消编制,按照合同法签订劳动合同管理,这样势必会影响工资待遇等各方面,如果是经济效益不好的单位甚至会面临着解体。

  2、工资

  在改革过程中,大家最关注的就是工资待遇问题了,可以放心的是除了改制为企业的单位会受到影响之外,其他单位不会受到较大影响,而且事业单位对于工资分配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允许事业单位“做大分配蛋糕”,尤其对在创新发明、成果转化、社会效劳等范畴作出突出业绩的事业单位给予恰当倾斜。

  同时,从2017年开始,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允许离岗创业保留人事关系3-5年,并且在这期间,会按照原有工资水平发放基本工资,并且保存其参与职称评审、岗位等级提升、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权益。也鼓励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社会进行兼职,这等同于可以拿双份工资了。

  3、职称

  在事业单位的职称评定上,也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唯学历论、唯论文论,尤其是在科教人员的职称评定上,推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对一线教员,尤其是乡村教师加大职称评定的倾斜力度。

  很多考生很担心,目前事业单位改革力度较大,事业单位到底还是不是我们所追求的“铁饭碗”了呢?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公益一类的单位影响是不大的,但是在报考过程中一定要看清楚公告中对于编制的约定,现在事业单位招聘分为两类人员,一类是签订聘用合同的,这等同于以前的铁饭碗,另一类是签订派遣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的,这种招聘考进去之后就是所谓的临时工,差别还是非常的大的。

  总之,签订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还是向往稳定工作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