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笔试模拟

首页 >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笔试模拟

2020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4月2日)

未知 | 2020-04-02 10:16

收藏

  2020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4月2日)由华图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网整理发布,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关于黑龙江公务员考试内容,请关注黑龙江公务员考试频道!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说法的实质是主张( )。

  A.真理都是相对的

  B.真理都是有阶级性的

  C.真理都是绝对的

  D.真理都是具体的

  3.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启示我们()。

  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4.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5.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石”是指:

  A.唯物辩证法和剩余价值理论

  B.唯物辩证法和价值规律

  C.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D.唯物主义历史观和价值规律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实践不仅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活动的实践,是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基础。所以说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基本观点。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A

  解析:

  体现了真理相对性原理。真理的相对性也叫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过程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局限性的、近似的、不完全的。

  真理的相对性有两方面的涵义:(1)从范围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世界整体中某一部分,片断的正确反映。(2)从程度上看,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正确认识都是近似的。故本题选A。

  3.答案:B

  解析: 海恩法则指出,每一次严重事故都是经过多次的量的积累才出现的。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是量的积累,严重事故是质的变化,体现了质量互变的哲学原理。所以选择B

  4.答案:B

  解析:

  战国末期的荀况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体系。他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论证了认识的可能性,指出认识是在主体的认识能力同作为客体的外部事物相接触时发生的。他指出”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意思是说只要你不在意,再好的场景,再大的声音,你也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揭示了人的能动性,可以把握自己的行为。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C

  解析:

  科学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作为它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哲学中的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学说作为它的两大理论基石。本题选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