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试题资料

首页 > 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2020年黑龙江省教师招聘模拟练习7.1(2)

黑龙江华图 | 2020-07-01 09:21

收藏

  1.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

  A.构造一种完形

  B.主动地构建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答案】B

  【解析】1963年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表了他的《教育过程》这本著作,他主张“无论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的建构知识。故答案选B。

  2.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 )。

  A.主导地位

  B.被动地位

  C.主体地位

  D.辅助地位

  【答案】C

  【解析】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为前提。故答案选C。

  3.下列不利于问题解决的因素有( )。

  A.功能固着

  B.适度的动机

  C.创造性思维

  D.正迁移

  【答案】A

  【解析】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认定原有的行为就不会再去考虑其他方面的作用。功能固着对于我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消极影响,因此应该采用各种方法消除负面影响。故答案选A。

  4.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答案】B

  【解析】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表明个体的发展是有一定顺序性的,因此教学要循序渐进;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故答案选B。

  5.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注重培养学生(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答案】D

  【解析】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智体美劳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故答案选D。

  6.根据一定的图形、图标、符号或者语言描述,在人脑中形成关于某种形象的过程是(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答案】C

  【解析】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想象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从内容是否新颖的角度,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题干描述属于再造想象。故答案选C。

  7.最古老也是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践法

  【答案】A

  【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是最古老的也是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故答案选A。

  8.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

  A.循序渐进的原则

  B.因材施教的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答案】A

  【解析】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是这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故答案选A。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