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哲学上看,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表明()
A. 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变自然
B. 人类的智慧具有创造物质的能力
C. 意识能够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 自然物的客观存在、属性和规律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物的前提
2. 下列俗语中同时包含和体现“规律的客观性”、“矛盾的特殊性”、“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据”这三条哲学道理的是()
A.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B.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 北齐文学家刘昼说:“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B. 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起决定作用
C.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
D. 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4. 四川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座谈会精神,研究部署了新阶段四川省扶贫攻坚工作,审议通过了《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提出,要按照“五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要求,确保全省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万左右,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从哲学上来看,这体现了()
A. 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原理
B. 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
C. 总的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原理
D. 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
5. 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因素是()
A.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B. 阶级斗争
C.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 科学技术
点击下一页查看答案及解析
1. D【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物质世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不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变自然,也不能“用智慧创造物质”。AB项错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具有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但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C项错误。因为物质是客观的,人们才可以创造或改变某些条件,认识利用规律,改变规律发挥作用的方式。因此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表明自然物的客观存在、属性和规律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物的前提,D项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 D【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A项,“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与题意不符,排除;
B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发展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它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D项与题意相符,当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3. B【解析】本题考查内外因。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重要条件。题目中,人知道避免外疾,因为“外疾”人容易觉察,轻且可以避免,但是“内疾”是重于泰山的厉害之病,人不容易察觉,很难避免。题干强调了内因的作用。B项正确,当选。
AC项强调的是外因,不符合题意,排除。
内因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外因对事物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D项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4. B【解析】本题考查的质量互变规律。A项,量的扩张只体现了量变阶段的特征,与题目的全面脱贫不符;
B项,每年减少100万属于量变,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属于质变;
C项,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属于质变,总的量变的说法错误;
D项,在社会现象中,对抗阶级之间的政权更替,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其飞跃形式一般也是爆发式的。非爆发式飞跃是解决非对抗性矛盾的质变形式。这种飞跃形式不发生剧烈的外部冲突,而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而实现。如,生物物种的演化,语言的更新,科学的革命,人的世界观的转变等都是非爆发式飞跃。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人均收入翻一番属于爆发式的飞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5. C【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内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是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因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