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试题资料

首页 > 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教师资格考试:荀子的教育思想_黑龙江考试网

黑龙江华图 | 2020-12-08 13:42

收藏

  黑龙江教师资格考试资料,教综第一章,荀子的教育思想

理论/地位 主要教育思想
性恶论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教育的作用 “化性起伪”
教育目的 教育应当以大儒为目标 俗儒 既无操守又无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不是教育所培养的人才
雅儒 言行合乎法度,讲原则,虽不能知类通达,但决不自欺欺人
大儒 知类通达,以浅持博,以一持万,是理想的人才
学习过程 闻—见—知—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则止。”
论教师 尊师 教育作用角度: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维护学术思想角度: “师云亦云”,学生对教师的学术不应有丝毫违背

  【真题示例】

  1.【单选】“化性起伪”是( )提出的。

  A.荀子B.老子

  C.庄子D.孔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子批判“性善论”,认为“性恶论”更能说明问题。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听任本能发展而不加节制,必将产生暴力,所以人性恶。荀子还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其中化:转化;性:本性;起:通过;伪:后天人为力量导致的变化。意在强调后天教育对人的熏陶和感化。故本题选A。

  2.【单选】性恶论是( )主张。

  A.孔子B.荀子

  C.孟子D.老子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子批判“性善论”,认为“性恶论”更能说明问题。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听任本能发展而不加节制,必将产生暴力,所以人性恶。荀子还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其中化:转化;性:本性;起:通过;伪:后天人为力量导致的变化。意在强调后天教育对人的熏陶和感化。故本题选B。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