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记者 赵小倩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赵小倩)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国际理解教育怎么做?老师们如何通过教研来探讨这个问题?在疫情下,2020国际理解教育“种子教师”培训采用了别样的方式——线下展示+线上直播混融的形式开展!通过直播间,来自上海、浙江、广东、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新疆等8个省、市、自治区近50所学校(单位)数千人参加云端观摩了这次研修,点赞数近8000个。
黄忠敬主任通过视频的方式对杭州市南肖埠小学此次课程做了开班致辞。黄主任肯定了南小此次研训的主题紧紧围绕《我与世界》这本书,在疫情全球大背景下反思国际理解教育,为江干区下一步学校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并肯定了此次会议线上线下混融的创新形式,既简便、易行又高效。
课程主编、杭州市凯旋教育集团南肖埠小学校长林霞做了《我与世界——基于学科渗透的国际理解教育》的专题报告,林校以《我与世界》的编写为例,分享了南小基于学科渗透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途径。《我与世界》让学生从课堂走向世界,像一个小小的窗口,让南小这所具有109年办学历史的城区百年老校焕发出亮丽色彩,标志着南小教育国际化走向了一个新样态。为南小发展、为江干教育、为长三角国际理解教育联盟,乃至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界贡献一个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新样本与新样态。
南小道德与法治教研组长、江干区骨干教师郑海英老师和602班的学生为大家进行课堂展示《公共场所的“规矩”》。郑老师通过谈话导入的方式指导学生了解公共场所规矩的概念,选用了学生疫情期间的经历,组织学生以小组汇报、小组演绎的方式深入理解“各国各规矩”。
远在1200多公里外的恩施市逸夫小学三至六年级1470余名学生也借助互联网进行同步学习。
活动接近尾声时,观摩教师和线上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讨论。
点评结束后,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课程指导部主任曾宣伟为各学员解读了《我与世界》的教学思考和使用建议。
杭州凯旋教育集团严国忠理事长肯定了此次研修内容的丰富饱满,特别是郑海英老师的《公共场所的“规矩”》课堂紧跟社会步伐,关注全球疫情动态、各国的防控措施。让学生以小队的形式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看新闻或结合亲身体验等方式了解了世界各国公共场所的规矩。这堂课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仅仅是传承以往,还联系当今——疫情,更指向未来。
此次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收获满满。国际理解教育“种子教师”的培训后续还有三次,也让我们共同期待五月!相约五月!云端再见!
原文链接:https://www.baidu.com/link?url=R5WnYkt1k8Sy3RfwGw51ewOn9zSF-nBlmqydZxn8HN9AGCTi80Ab9sCrCWrM_MRl1eH6-rdOp3g0F15ZbrNoS5m0HGBIA6arXY5F1uizAyfqszSNmRz-eaP4EXTWkjCF&wd=&eqid=a3b1e8bc00008437000000035eb670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