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该文的文本特点。(8分)
(2)如指导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2分)
(3)选择三维目标中的其中一个,并据此目标设计教学过程。(20分)
【参考答案】
(1)《金色的草地》是一篇介绍自然之趣的文章。讲述了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小朋友在一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上玩耍,无意中发现了草地会变色,通过仔细观察明白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表达了作者探索发现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本文语言平实、精简、通俗易懂,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学习。课文简单的语言描写能有效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有效促使学生形成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盛”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培养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好情感。
(3)教学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①导入环节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谜语:“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学生自由回答谜底:蒲公英。以此激发学生兴趣,继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学生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一上课就让学生参与到猜谜活动中来,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掌握新知识,这是老师和学生都感到轻松、愉快的事。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计猜谜,也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②新授环节
A.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a.自由读,检查生字:预习时大家已经养成了独立识字的习惯,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检查生字,指导“蒲”“盛”等字的写法。
c.指名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提问: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试着给课文分段,理清层次。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举手回答。
明确: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我们住在乡下,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第二段(第3—4自然段):草地颜色会发生变化。经过观察,寻找原因,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