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第一届的“超女”冠军安又琪尚未来得及成为令人追捧的唱片歌星,如今又匆匆推出李宇春、周笔畅和张靓颖,未必不是揠苗助长,将她们生生扼杀了。张曼玉熬了多少年才红啊!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观点是:
A.人才培养也应“物以稀为贵”
B.“超女”才华将要被扼杀
C.人才“快餐化”等于揠苗助长
D.演艺的人才造就是急不得的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篇引出“超女”这一档节目,评论其第一届冠军还没走红,又推出了第二届,无疑是揠苗助长,接着介绍了张曼玉“熬”才是其“红”的原因。因此,文段通过“超女”与张曼玉的比较,得出结论,即“明星走红不能急于求成”。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人才培养也应‘物以稀为贵’”无中生有。B项和C项:“‘超女’才华将要被扼杀”“人才‘快餐化’等于揠苗助长”过于绝对,与原文不符。
考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主旨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