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试题资料

首页 > 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2021下半年招教考试教综模拟题25

黑龙江华图 | 2021-08-18 15:47

收藏

  点击查看<<<<备考图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使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 )。

  A.自然成长 B.训练

  C.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D.教师的严格要求

  2.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的特征进行。

  A.顺序性 B.互补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3.下列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

  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4.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一致的特点是( )。

  A.自主性 B.长期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5.“知子莫如父,知子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

  A.先导性 B.感染性

  C.权威性 D.针对性

  6.“同年龄的儿童在兴趣、爱好和性格等个性倾向性上有所不同”,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A.不均衡性 B.可变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7.“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一说法属于(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发展主体论

  8.格赛尔通过“双生子爬梯”实验提出了个体发展的( )。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成熟决定论 D.教育万能论

  9.教育需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这是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级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0.教育实践中的“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 )。

  A.顺序性规律 B.互补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个别差异性规律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身心发展的条件。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故本题选C。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互补性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其次,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具有互补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帮助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技能方面有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起信心,相信他们可以通过某方面的补偿性发展达到一般正常人的水平;其次,要帮助学生学会发挥优势,长善救失,通过自己的精神力量的发展达到身心的协调。因此,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互补性的特征进行。故本题选B。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最近发展区的相关观点。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教育应迁就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或应降低教育的标准与要求。教育必须不断地向学生提出他们能接受但又高于其现有水平的要求,以促进他们的发展。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及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如果学生的发展水平处于“最近发展区”,那么这正是最能敏感的接受教育的时候。教育应该走在发展的前边,促进学生的发展。故本题选C。

  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是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一致的是长期性。故本题选B。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家庭教育的性质。“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的优势是针对性。因为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了解的更多,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故本题选D。

  6.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年轻一代在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也存在着个别差异,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迅速地切实地提高。故本题选D。

  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身心发展的动因论。题干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强调遗传的决定作用,所以属于遗传决定论观点。故本题选A。

  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身心发展的动因论。心理学家格塞尔通过“双生子爬梯”实验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故本题选C。

  9.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故本题选A。

  1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陵节而施”指的是超过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故本题选A。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