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试题资料

首页 > 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2021下半年招教考试教综模拟题84

黑龙江华图 | 2021-08-22 09:30

收藏

  点击查看<<<<备考图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杀婴制”属于下列哪个时代的制度( )。

  A.古代印度 B.古代雅典

  C.古代斯巴达 D.古代埃及

  2.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3.“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也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此种关于教育起源的观点是( )。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4.下列对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教育成了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专业教师授课

  B.学校教育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C.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内容主要是以道德文章和宗教经典为主

  5.“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

  A.汉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6.“学在官府”是哪个朝代文化教育上的主要特征?( )

  A.商朝 B.汉朝

  C.西周 D.秦朝

  7.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8.首次提出在学科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了出来的是( )。

  A.培根 B.斯宾塞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9.“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本质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其主要含义是( )。

  A.教育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不是儿童生活的过程

  B.教育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生活的过程

  C.教育是学校的生活,而不是儿童的生活

  D.教育不是学校的生活,而是儿童的生活

  10.孔子重视启发式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愤”的解释是( )。

  A.“达其辞” B.“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C.“开其意” D.“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参考答案】

  1.C

  【解析】杀婴制是古代希腊城邦斯巴达特有的残酷的优胜劣汰的新生儿选择制度,将出生不久的新生儿交由长老检查,强壮健康的留下,不健康不强壮的直接扔掉,任其自生自灭。故本题选C。

  2.A

  【解析】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的是劳动起源学说。代表人物有米丁斯基和凯洛夫。故本题选A。

  3.B

  【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是一种动物的生理现象。题干中的观点属于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观点。故本题选B。

  4.C

  【解析】古代教育的特点包括:(1)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2)教育具有阶级性与等级性;(3)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5)学校教育实行灌输与体罚的教育方法;(6)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7)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故本题选C。

  5.C

  【解析】明太祖在沿袭宋朝科举考试文体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种用八股文取士的方法,即历史上有名的“八股取士”。故本题选C。

  6.C

  【解析】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其显著特征是“学在官府”、“学术官守”。那时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类。故本题选C。

  7.C

  【解析】等级化、专制化会限制一部分人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故本题选C。

  8.A

  【解析】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并与其他学科并列。故本题选A。

  9.B

  【解析】杜威认为,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因此,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他认为必须把教育与儿童的眼前生活融为一体,教儿童学会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故本题选B。

  10.D

  【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宋代理学家朱熹这样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故本题选D。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