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最早出自:
A.《吕氏春秋》
B.《笑傲江湖》
C.《道德经》
D.《庄子》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
第二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何不各自到大江大湖里去更自由。“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最早出自《庄子》。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不是出自《吕氏春秋》。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笑傲江湖》是中国现代作家金庸创作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于1967年开始创作并连载于《明报》,1969年完成,这部小说通过叙述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的经历,反映了武林各派争霸夺权的历程。“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不是出自《笑傲江湖》。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不是出自《道德经》。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