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试题资料

首页 > 黑龙江事业单位考试 > 试题资料

尽管大街小巷写着“可回收”“不可回收”...的积极性也因此“受伤”

华图教育 | 2021-08-24 15:42

收藏

  点击查看>>>相关备考图书

  尽管大街小巷写着“可回收”“不可回收”等标识的垃圾桶随处可见,可现实生活中垃圾分类难、资源回收利用率低的问题却依然存在。据统计,我国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度高达九成,但能够参与并比较准确完成分类的人群却占比不高,能长时间坚持的人则更少。一些地方的居民虽然自己细心完成了垃圾分类,可这些垃圾到了收运环节却还是被“一勺烩”,居民的积极性也因此“受伤”。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的是:

  A.我国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B.我国垃圾分类遇到的问题

  C.应该如何落地实施垃圾分类

  D.垃圾分类需要居民和政府配合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问题我国当前垃圾分类面临了垃圾分类难、资源回收利用率低的问题。后文的内容则是对前文问题的具体举例,起解释说明作用。故文段结构为“总—分”,主旨句为首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必要性”文段未提及。C项:“如何”文段中未体现。D项:“居民和政府配合”文段未提及。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