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历史任务、新环境条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下列关于新发展格局说法错误的是:
A.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是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雄厚支撑
B.扩大内需是应对金融风险和外部冲击的一时之策
C.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
D.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2、下列关于依法治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C.各级政府必须坚持依法执政,恪守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D.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保障性位置
3、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宪法主体地位
D.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之一
4、( )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
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B.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C.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D.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5、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以及基本制度等。下列关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只属于集体所有
B.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C.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法律规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2021年1月11日,习近平在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到:扩大内需并不是应对金融风险和外部冲击的一时之策,也不是要搞大水漫灌,更不是只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而是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B项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2021年1月11日,习近平在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到: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优势,不断巩固和增强这个优势,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雄厚支撑。A项正确。
C项:2021年1月11日,习近平在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就像人们讲的要调理好统摄全身阴阳气血的任督二脉。经济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实现循环流转。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经济循环顺畅,物质产品会增加,社会财富会积聚,人民福祉会增进,国家实力会增强,从而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C项正确。
D项:2021年1月11日,习近平在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出现了变化,特别是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出现了变化。劳动力成本在逐步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达到了瓶颈,旧的生产函数组合方式已经难以持续,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全面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D项正确。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十一),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各级政府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恪守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C项中“依法执政”表述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一条基本方针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1997年十五大把过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提法改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一次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A项正确。
B项: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依法治国作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三个需要有机结合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B项正确。
D项:根据《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全面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保障性位置,向着全面建成法治中国不断前进。D项正确。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
第二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所以,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B项错误。
C项: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了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C项错误。
D项: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开放40周年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到:“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D项错误。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
第二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指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这一思想坚守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彰显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彰显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彰显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故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与题干无关,故错误,排除;
B项,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与题干无关,故错误,排除;
C项,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与题干无关,故错误,排除;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国家基本制度知识。
第二步,根据《宪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二款,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根据《宪法》第十条第二款,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A项错误。
C项:根据《宪法》第三十一条,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C项错误。
D项:根据《宪法》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