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考点是教师招聘考试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一般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的的形式考查,需要做到代表人物与教育思想之间的一一对应。
一、人物简介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二、教育目的
苏格拉底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三、教育内容
苏格拉底认为: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受人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最后,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四、教育方法
苏格拉底法(产婆术、助产术、问答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它是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用以寻求普遍知识的方法。主要是由双方的交谈,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揭示对方谈话中的矛盾,从而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从个别上升到普遍的认识。这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我国最早的启发式教育是教育家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苏格拉底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所谓“讥讽”,就是在谈话中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出对方谈话中的自相矛盾,使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所谓“助产术”,就是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所谓“归纳”,是通过问答使对方的认识能逐步排除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东西,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的普遍的东西。从而得出事物的“定义”。这是一个从现象、个别到普遍、一般的过程。
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曾记述了苏格拉底与学生讲座有关“正义”和“非正义”的对话,在这个对话中,苏格拉底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苏格拉底要求学生列出两行,正义归于一行,非正义归于另一行。
他首先问:“虚伪归于哪一行?”
学生答:“归于非正义的一行。”
苏格拉底又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于哪一行?”
学生答:“归于非正义的一行”。
苏格拉底反驳道:“如果将军惩罚了敌人,奴役了敌人,战争中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作战时欺骗了敌人,这些行为是否是非正义的呢?”
学生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这些都是正义的,而只有对朋友这样做是非正义的。
苏格拉底又提出:“在战争中,将军为了鼓舞士气,以援军快到了的谎言欺骗士兵,制止了士气的消沉;父亲以欺骗的手段哄自己的孩子吃药,使自己的孩子恢复了健康;一个人因怕朋友自杀,而将朋友的剑偷去,这些行为又归于哪一行呢?”
学生得出结论,认为这些行为都是正义的,最后迫使他们收回了自己原来的主张。
五、练一练
【判断题】产婆术,即“苏格拉底方法”,其包括讽刺(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并追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归纳和定义(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等步骤。( )
【答案】√。解析:“产婆术”,也称为问答法,这是苏格拉底探讨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学方法。第一步是讥讽,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第二步是助产术,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第三步是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第四步是定义,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