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试题资料

首页 > 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教师资格证中小学科二:每日一练(10月16日)

黑龙江华图 | 2021-10-16 10:49

收藏

  点击查看<<<备考图书

  1.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思想反映了( )。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B.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C.知识与思想品德的关系

  D.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答案:C

  解析:赫尔巴特教育性原则,就是指在各种教学中要贯彻最高目标是道德的原则。所以体现了知识和思想品德的关系。故答案选C。

  2.新课改倡导师生新关系,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是( )。

  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

  答案:A

  解析:新课程提倡的师生关系是合作伙伴关系。故答案选A。

  3.下列选项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的是( )。

  A.学不躐等

  B.道而弗牵,强而弗抑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教学相长

  答案:D

  解析:A项体现了循序渐进教学原则;B、C项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D项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原则,即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共同发展的过程。故答案选D。

  4.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研究时间最长的部分是()。

  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讨程

  D.反思过程

  答案:B

  解析: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在教育心理学中,人们研究最早和最多的就是这一过程。故答案选B。

  5.与个体的情感和价值观相联系,个体长期指向一定客体、活动和知识领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兴趣是()。

  A.直接兴趣

  B.间接兴趣

  C.个体兴趣

  D.情境兴趣

  答案:C

  解析:根据兴趣的稳定性可以将兴趣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题干中描述的为个体兴趣的概念,情境兴趣是指由环境中的某一事物突然激发的兴趣,它持续的时间较短,对个体的知识、偏好系统产生影响,是一种唤醒状态的兴趣。故答案选C。

  6.“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出自()。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孟子》

  答案:C

  解析:题干的描述出自《学记》。故答案选C。

  7.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答案:D

  解析: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伦理的道德情感具有清晰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具有较大的概括性和较强的伦理性,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属于伦理的道德情感。故答案选D。

  8.批评传统教育“或多或少地为遥远的未来做准备”,提倡“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皮亚杰

  C.舒尔曼

  D.谢弗勒

  答案:A

  解析:杜威反对将教育视为未来生活的准备,他认为教育即生活,提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故答案选A。

  相关推荐: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