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备考技巧

首页 > 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技巧

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常考点(一)

黑龙江华图 | 2021-10-16 11:54

收藏

  点击查看<<<备考图书

  《保教知识与能力》常考点(一)

  模块一 学前心理学

  一、儿童发展理论流派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理论/社会文化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着重把握前两个阶段)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物体恒存/客体永久性

  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儿童只有动作层面上的智慧,语言和表象尚未产生。初生时,儿童仅有一些列笼统的反射,靠感觉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在这一阶段后期,感觉和动作出现分化,思维开始萌芽。

  这一阶段儿童认知上获得了两大成就:一是,主体与客体的分化,例如,这时的儿童可以学会看着镜子,用手来摸自己的鼻子,而不是镜子中的自己。另一个是,因果关系的初步形成,例如儿童在这一时期可以学会用手拿到面前的毯子,拿到毯子上放置的玩具,这就意味着因果性认识已经产生。

  2.前运算阶段(2—7岁)

  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和上一阶段的儿童相比,思维有了质的飞跃。这一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

  (2)不能理解守恒原理,思维具有集中化,不可逆性和只重状态的特点。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如在量杯实验中,儿童即使亲眼看到两个烧杯中的水是一样多,但当把其中一杯水倒入到另一个长的烧杯中时,他仍然很难判断是哪一个烧杯中的水更多。

  (3)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泛灵论);

  (4)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如在三山实验中,实验者在一个立体沙丘模型上错落摆放了三座山丘,首先让儿童从前后、左右不同方位观察这座模型,然后让儿童看四张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所摄的沙丘的照片,让儿童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娃娃所看到的沙丘情景与哪张照片一样。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无一例外地认为娃娃在另一个角度看到的沙丘和自己所站的角度看到的沙丘是一样的,以此证明该阶段的儿童存在自我中心倾向。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正在小学阶段读书,此时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为:

  (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2)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

  (3)去自我中心

  (4)具体逻辑思维(例:可根据具体事物判断其逻辑关系)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最大的特点是已经摆脱了具体可感知事物对思维的束缚,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能根据假设进行推理,相信演绎得到的推论,使认识指向未来。主要的思维特征体现为以下几点:

  (1)命题之间的关系;

  (2)假设——演绎推理;

  (3)抽象逻辑思维;

  (4)可逆与补偿;

  (5)思维的灵活性。

  【历年真题】

  按皮亚杰的观点,2—7岁的思维处于( )。

  A.具体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

  D.前运算阶段

  【答案】D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3—6岁幼儿属于( )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答案】B

  相关推荐: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