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著名演员在一次表演课上,对即将成为职业演员的学员们说:“上山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们曾经风光过;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他们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爬上来。”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33.【作文解析】
材料告诉我们对前辈要尊敬,因为他们有经验,有高度,值得我们去学习、超越;对后起的人要尊重,因为他们年轻,未来有无限潜力、有无限可能性;更告诉我们要时刻做好自己,要活到老学到老,始终怀有谦卑、敬畏之心,不骄不躁,不嗔不怒,不断沉淀才会有所成就。所以,在立意的时候,就可以从做最好的自己,学习别人的优点等方面入手。
【参考范文】
做最好的自己
材料中的话出自我国著名演员陈道明老师在客串一档综艺节目时,对青年演员的寄语,原话的结尾是:“任他东西南北风,做最好的自己!”我想着不仅是老一辈演员对青年演员的期望,也是我们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应秉持的最基本的目标。
山上之于山下,上山之于下山,一此一彼,一高一低,境遇与心态的转变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做最好的自己”,陈道明老师以这样的话告诫后辈,是希望年轻一代演员不被浮躁的社会环境影响,既要勇于做出人生选择,更要坚持演艺道路,成就卓越人生。这是一个老艺术家半生凝结的人生智慧,值得青年学子品读践行。
做最好的自己,需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昔魏文侯以田子方为师,太子吉路遇田子方,下车礼拜反遭其辱,大怒道:我是富贵之人礼待于你,你是贫贱之人,反而以骄待我?子方教育他:贫贱之人尚不能骄,何况富贵,国君骄人失国,大夫骄人失家。子吉拜谢并师从田子方,后成战国霸主。谦逊与骄躁犹如天平的两端,骄躁刺激着浮华与张扬,谦逊则约束着膨胀的欲望,此消则彼长。所以孔子说“丘弗如也”;荀子说“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王阳明说“器虚则实,实则不受,物之恒也”。历代先贤以此修齐治平,就是这个道理。
做最好的自己,需要淡泊名利,不忘初心。据统计,中国是智能手机终端和入网用户发展最快,体量最大的国家。技术引发了交互的巨变,移动互联带来了信息交流的便捷,也带来了像“不把精力放在朋友圈上”这样的呐喊。当媒体中涌现着一夜致富的传奇,当生活中充斥着婚嫁车房的困扰,我们是否还能心平气和、脚踏实地的从事文化、艺术、教育这样需要沉淀和耕耘的行业?南非国父曼德拉放弃继承酋长,宁愿参加学生运动成为囚徒饱受囹圄之苦,是因为对人权和自由的渴望。提灯女神南丁格尔投身克里米亚半岛,在战争中成为白衣天使的化身,是因为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坚持追求梦想需要拒绝急功近利,拒绝随波逐流,固然可能一时被世俗遗忘,但是终将被历史铭记。
做最好的自己,需要自强不息,厚积薄发。记得少年时曾读此文:“鹰鹫之属,本为同族,其名曰隼,日猎于苍野之间。岁逢大旱,草木尽枯,獐兔竞死,群隼枵腹。或搏苍穹,徙鸿蒙,求索于重峦之巅;或敛翅羽,扑尘埃,偏安于腐尸殍肉。则前者傲而化鹰,后者鄙而称鹫也。”雄鹰不忘雄鹰之志,虽濒死而终翱翔;秃鹫本有雄鹰之躯,虽苟活而终俗鄙。梁启超先生曾摘引《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激励清华学堂的学子治学以救国。这句话如灯塔般指引着莘莘学子的求学奋进之路,作为校训流传百年,成为清华人勤奋务实的象征。
做最好的自己,是秉持谦虚的态度,却不舍弃高傲的灵魂;是淡泊名利追逐,却不放弃理想追求;是时时追求精进,亦不忘点滴之美。让我们怀揣山下的谦卑,保持上山的勤奋,于山上登高而招,于山下采菊东篱。无论上山下山,山上山下,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