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试题资料

首页 > 黑龙江事业单位考试 > 试题资料

事业单位哲学真题讲解

黑龙江华图 | 2021-10-21 14:36

收藏

  1.恩格斯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

  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这说明:

  A.人的认识受实践条件的制约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之一

  D.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1.A【解析】题干这句话说明由于实践条件的限制,人们每一正确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

  的。B 选项与题干无关,C 选项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 选项说法错误,人的

  认识是无限发展上升的,只不过在有限的实践中会被制约。因此,本题答案为 A。

  2.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

  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他的观点:

  A.体现了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B.否认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肯定了人的预知能力

  D.批判了人的感性认识

  2.B【解析】题干的意思是:行道之人,足不出户可以知道天下事。不望窗外可以见宇

  宙,不行道之人走得越远,知道得越少。所以行道之人不行也能知,不见也能明,不为也能

  成。ACD 选项都没有体现。因此,本题答案为 B。

  3.“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实践证明,“上海精神”催生了强大凝聚力,激发了

  积极的合作意愿,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功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和指导原则。结合上海精神,“知

  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①认识来源于实践

  ②科学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认识对实践都有指导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3.C【解析】这是习近平主席 2016 年 6 月 24 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

  六次会议上的讲话,“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意思是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出

  自王阳明的《传习录》。结合题干,“上海精神”是积极向上的意识,所以选择①②。③在题

  干没有体现,④说法错误,认识中也有错误的。因此,本题答案为 C。

  4.“浅尝辄止、固步自封”从认识论上所犯的错误是:

  A.违背了唯物主义

  B.否认了矛盾的同一性

  C.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D.承认人的认识应不断深化提高

  4.C【解析】浅尝辄止意思是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固步自封意思是

  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二者都是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违背了

  认识应该不断深化提高。又是从认识论角度回答,所以 ABD 不选。因此,本题答案为 C。

  5.“屠龙妙技”和“纸上谈兵”共同犯的错误是:

  A.不把理论用于实践

  B.只承认实践忽视认识

  C.违背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否认了认识的真理性

  5.A【解析】“屠龙妙技”出自《庄子》有个叫支离益的人,精通屠宰龙的技术。朱泙

  漫就向支离益学习屠宰龙的技术。他为了学习这项技术,花尽了千金的家产。他花了整整三

  年的工夫,终于学成了本领,但却没有施展本领的地方。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纸上

  谈兵”出自《史记》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

  不能成为现实。因此,本题答案为 A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