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德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学生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 )原则。
A.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 B.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D.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2.学生的学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这要求课堂导入需发挥( )的功能。
A.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B.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
C.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D.明确学习目的
3.下列哪项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4.教师师德的灵魂是( )。
A.关爱学生 B.提高修养
C.加强反思 D.提高业务水平
5.你在课堂授课时,发现两个学生正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这时,你会采取的提醒方式是( )。
A.言语提醒 B.非言语暗示
C.有意忽视 D.暂时隔离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结合题干表述,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即只看到学生身上的消极因素,就认为学生无药可救,没有做到“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没有看到学生身上地闪光点故违背了长善救失原则,即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故本题选D。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导入的功能。学习动机可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通过导入的设置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题干的描述体现的是导入在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方面的功能。故本题选A。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环节。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包括使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的认识停留在感性上,而要引导他们把所感知的材料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维加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理解教材是领会知识的中心环节。故本题选B。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版)规定教师的职业道德有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终身学习。其中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故本题选A。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由于一般问题行为大都是一些暂时性的干扰,教师在处理这些行为时,通常只需要运用简单的非言语线索进行暗示,就可以得到既制止问题行为又不影响课堂教学进程的双重效果,如果两个学生正在交头接耳,那么教师就可以走到身边轻轻敲一下课桌,或突然停下咳嗽一两声,这样通常都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从而终止其问题行为。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