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试题资料

首页 > 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教师资格证中小学科二:每日一练(10月28日)

黑龙江华图 | 2021-10-28 14:56

收藏

  1.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学不只是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 )的过程。

  A.单项培养

  B.关注科学发展

  C.注重学习成绩

  D.课程创生与开发

  答案:D

  解析: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因此,本题选D。

  2.我们在进行阅读时,经常一边看书,一边在书上勾勾画画。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精细加工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调节策略

  答案:B

  解析:复述策略是一种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常见的复述策略就是划线。故答案选B。

  3.婴儿出生后依靠吮吸反射吃奶、喝水,后来婴儿又依靠吮吸感知外界事物,这在皮亚杰看来,这个过程是( )。

  A.同化

  B.组织

  C.顺应

  D.运算

  答案:A

  解析:皮亚杰认为个体的心理机能包括适应和组织。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认知技能。同化是儿童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刺激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顺应是儿童通过改变已有的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题干涉及婴儿使用同一图式解决不同问题,属于同化过程。故答案选A。

  4.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答案:A

  解析: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即摆事实讲道理。故答案选A。

  5.“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哪国教育的典型特征( )。

  A.希腊

  B.罗马

  C.埃及

  D.印度

  答案:C

  解析:“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埃及的典型的教育特征。故答案选C。

  6.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关的学习动机是()。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内部动机

  C.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D.外部动机

  答案:C

  解析: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是指由于了解活动的社会意义、活动结果的社会价值而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这种学习动机既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理想色彩,又与个人的志向、世界观相联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起作用。故答案选C。

  7.根据奥苏贝尔对有意义学习的分类,如果儿童听到“鸟”的叫声或看到文字的“鸟”,就知道它代表实际的鸟,即使此时并未见到真实的鸟,儿童也能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在大脑中形成关于鸟的形象。这属于()。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发现学习

  D.抽象符号学习

  答案:D

  解析:符号学习又称表征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符号学习的心理机制是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建立相应的等值关系。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故答案选D。

  8.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

  A.课程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答案:A。

  解析: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课程设置。故答案选A。

  点击查看<<<备考图书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