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事业单位招录考试陆续展开,很多小伙伴们也对面试的内容和流程非常好奇,由于面试相较笔试,备考时间更短,今天我们就通过对考情流程的介绍,帮助大家备考。
【基础考情】
1.面试形式:普通结构化。(个别设计岗有现场画图等实操考核)
2.面试题量:2-4道题。
3.时间:2题8分钟(44)、3题10分钟(如334或433)、12分钟(444或345)、15分钟(555或456或4443)。
4.考查方式:听题加看题。有题本、有纸笔。
5.考场情况:
(1)考官情况:8名考官,计时员,计分员,监督员。
(2)考生席布置:提供纸、笔。
(3)抽签形式:纸质抽签。按岗位抽顺序再抽序号。
(4)分数公布形式:考官现场打分。
(5)关于考生携带资料:(以湖北特殊机械维修局为例)没收手机,带的包统一放教室后面,有人留资料在看,监考人员未制止。
【考查特点】
面试命题呈现出几大特点。
1.考查内容聚焦。一方面是聚焦后疫情时代,十九届五中全会,十四五规划等背景下的社会现象、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与最新政策等依旧是考查重点,如“国之大者”、大国工匠、生态保护等;另一方面是聚焦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如辩证分析、创新求变、提质增效等认知类问题。
2.突出单位特色。在省直单位的面试题目中,带有专业背景的问题处理出现频次较多,如地矿系统面试题涉及安全生产问题解决、水利系统面试题涉及治水问题的协作。省直单位的演讲题多以一个词汇或一个句子为主题,发表演讲,通常题干信息较少、题干短小,主要涉及专业上的方法理念。目前事业单位选人越来越务实,秉承“干什么考什么”和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考查的原则,这一类带有单位专业背景的题目会越来越多。
3.重视务实能力。侧重考查的解决问题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应急应变能力均围绕当前基层组织、党员干部常见的工作与问题命题,聚焦于政府职能范围内的对策建议,如发扬红色精神、社区治理精细化、治理餐饮浪费等。
4.体现创新尝试。在今年面试中出现了一种新题型,要求考生分别饰演两个角色进行辩论,此类题型难度较大,尤其对考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考查较多。
【面试流程】
整个面试过程包括审查抽签、面试候考、开始考试、考试退场、成绩公布等环节,有几个细节值得大家注意。
1.审查抽签。考生签到完毕后,考务人员会组织考生有序抽签,抽签一般包括“xx考室”“xx号考生”等信息,省直单位很多是一次抽取确定分组和顺序,如二(5),表示二考室5号考生。
2.开始考试。考生进入考场后,直接走到考生席,站定后向考官问好。落座后,考生一般需要报自己的考试顺序号,等考官宣布导入语后,考试开始。注意,考生不能在面试中自报姓名。
3.成绩公布。考生答题环节结束后,工作人员一般会在候分室对考生宣布个人成绩。岗位整体成绩及入围和体检名单一般在三日内官网会有通知。
【备考建议】
1.熟悉题目,模拟练习。面试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更要能够有效的表达。所以建议大家练习历年试题时不能只停留在思考和分析阶段,在模拟练习中才可以克服“开口”恐惧,让表达更清晰。
2.思维整合,把握要点。面试题目中的答题要点是考官测评的重要标准之一,一些同学喜欢“想到什么说什么”,考官难以抓住你要表达的要点,而通过说中心句、主旨句突出要点,可以让你的条理更加清晰,让要点更加明确。
3.调节心态,注重积累。考场上的紧张情绪大部分源自过于追求的完美的心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后,部分同学容易纠结于某个词语和某一句话的运用,容易出现语言重复等问题。同学们可以多关注时政时评,对本省本系统可能考查的考点进行针对性学习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