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管理知识:主要管理理论及代表人物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管理部分的知识点一直是考试的重难点。例如,泰勒是谁?谁是“经营管理之父”?我们经常讨论的需求层次理论是谁提出来的?今天小编带着大家从管理学概述开始,看一看主要管理理论及代表人物的主要考点。
一、古典管理阶段
(一)泰勒及其科学管理理论
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代表人物,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他提倡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其主要著作有:《科学管理原理》(1911)、《科学管理》(1912)。泰勒使管理由经验发展为一门科学。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每项工作选择“第一流的工人”,实施标准化管理,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主张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实行职能工长制。
(二)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法约尔、韦伯
法约尔是以大企业为研究对象,提出的是管理整个企业的理论和方法,这一理论不仅适用于公私企业,也使用于其他各种组织,因而他的管理理论被叫做“一般管理理论”。他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成为所谓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以后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此外,法约尔也被称为“经营管理之父”。
法约尔的突破性思想是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和14项管理原则。他的主要著作是《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德国著名学者韦伯提出了一套现代管理的组织理论—行政集权制理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主要反映在他的《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是所谓官僚制,亦叫“科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