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植树造林的本意是改善生态环境,但在一些区域这个目标并没有实现。“三北”地区的人工林多为生长速度快的欧洲山杨,但这个树种的水分消耗比其它树种大,会使得本就干旱的地区更缺水。很多城市选择绿化树种的第一原则是美观,而不是树种本身是否适合本地种植。而且更严重的是如果植树造林过分追求规模效益就极易导致单一树种聚集,给当地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这段文字表述的主要意思是:
A.植树造林的效果有时和初衷不一致
B.违背植树造林的本意会给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C.批评了一些地区植树造林过分最求规模效益
D.植树造林必须因地制宜
1. 【答案】D。主旨概括。文段围绕植树造林的本意是改善生态环境,然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不顾地区具体情况,为了美观和经济效益去植树造林,反而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B选项的表述和原文主旨有所偏差,原文表达的是不顾具体条件,过分追求规模效益植树造林,会给当地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而并非一旦违背植树造林本意就一定会带来生态环境影响。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2. 1,3,4,6,10,12,22,24,( )
A.58
B.46
C.36
D.32
2. 【答案】B。本题考核分组数列。将题干中的数字两两分组可以得到:(1,3),(4,6),(10,12),(22,24),我们可以明显发现,每组的第一个数字等于前一组数字的数字和,因此括号中的数字是22+24=46,所以本题答案选择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