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关于这首古诗的历史背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足鼎立
B.“八王之乱”是诗中“国破”的直接导火索
C.其作者与李白生活在同一朝代
D.其所反映的历史背景与“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所指相同
257. 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事件,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圆明园曾前后分别在 1860、1900 年遭到损毁和劫难
B.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组建于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
C.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对内战的学生爱国运动
D.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58. 下列历史人物与其著名言论对应错误的是:
A.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B.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梁启超——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
D.曾国藩——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259. 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擅长领域对应错误的是:
A.军事:白起、李靖
B.经济:桑弘羊、郦道元
C.天文:张衡、郭守敬
D.艺术:吴道子、顾恺之
260. 下列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清朝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
B.汉文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
C.郑和下西洋最远抵达作非洲西海岸
D.西藏在唐朝时成为正式的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