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试题资料

首页 > 黑龙江社会考试 > 试题资料

2022教师招聘备考试题:彼此接近的物体比相隔【解析】

华图教育 | 2022-05-07 09:30

收藏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基本特性包括整体性、理解性、选择性、恒常性。其中,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我们对客体的知觉总以自己的过去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因此容易产生整体性。故本题选 B。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和回忆。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能辨认出来,就叫再认。回忆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在头脑中呈现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过程。它与再认最大的区别是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学生做选择题时,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呈现,属于再认。故本题选C。

  1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遗忘的压抑(动机)说。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考试时常发生)就属于这种类型。故本题选 D。

  1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知觉中的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最近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影响。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的项目,因为对末尾部分的记忆是最近发生的,体现的是近因效应。故本题选 B。

  1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视觉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题干描述的“晚上在强光灯前”,是由暗到亮的过程,体现的是明适应。故本题选C。

  点击查看>>>相关图书推荐

  2022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小学

  

 

  2022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中学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