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面试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面试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之“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

黑龙江华图教育 | 2022-08-30 09:49

收藏

  一、热点链接

  如何提高基层部门服务意识,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顽疾?重庆市南川区从制度入手,于 2014 年开展了“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活动, 以具有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职能的近 100 个科室作为评议对象,每季度评出 10 个最难办事科室。

  该评议共设置“冷、懒、推、乱、贪”5 项指标,是群众反映“机关病”最集中的方面。比如,“冷”是指对群众感情冷漠,无视群众疾苦,不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十分具象的指标,方便办事群众和企业在评议时“对号入座”。评议采取定向、抽样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覆盖面和真实性。更有“一票否决制”——如果参评科室干部职工因吃拿卡要等违规违纪问题被举报,一经查实不仅会受到纪律处分,还会直接评为“最难办事科室”第一名。真正赋予办事群众“打分权”,行政审批与服务人员还敢“摆架子,甩脸子”吗? (来源:人民网)

  二、参考观点

  表明观点,点明本质: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最难办事科室”正是以群众口碑为根本考量,剑指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消极懈怠等不良作风,揪出服务不到位、效率上不去、百姓不满意的职能科室及责任人。通过曝光揭丑,依靠惩戒鞭策,倒逼机关和干部改进作风。地方行政对自身不良问题“亮剑” ,是一种自我革命。

  分析:

  1.“冷”。对群众感情冷漠,不能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办事情,无视群众疾苦,不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主动服务意识差,人难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群众面前高高在上,官气十足,颐指气使,架子大,作风霸道,方法简单,粗暴蛮横,爱理不理,态度恶劣,训斥讽刺;办事讲人情唯关系,亲人熟人好办事,一般群众办事难等问题。

  2.“懒”。工作缺乏激情,精神萎靡,状态不佳,混混沌沌混日子,习惯“等一等”、“看一看”;工作业务不熟,能力不够,一问三不知;责任心不强,拈轻怕重,敷衍塞责,出工不出力,不深入基层一线,坐等上门多,主动问需少;不执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让群众多跑路、跑空路;对企业需求、群众诉求,不及时报告、处理和 反馈;组织纪律、工作纪律涣散,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炒股票、逛淘宝等问题。

  3.“推” 。推诿扯皮,缺乏担当,工作挑肥拣瘦,当“甩手掌柜” ,做“二传手”;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折扣、搞变通,不催不办、不推不动;遇事“拿本本、翻条文、找依据”,拘泥条条框框,不主动为办成事“想办法”;对上级交办和群众申办的事,找各种理由拖着不办,或效率不高;片面强调部门利益,人为设门槛、置障碍、踢皮球,好事、容易办的事争着办,难事、得罪人的事推诿不办等问题。

  4.“乱” 。故意刁难企业和服务对象,违法实施行政许可,擅自增加前置审批条件,损害管理和服务对象合法权益;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乱评比、乱培训,增加企业负担;违背企业和服务对象意愿,搞强制性赞助、订报等;纵容或支持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依附行政权力乱收费;利用职权插手和干预工程项目建设、产权交易、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投标等经济活动,搞暗箱操作等问题。

  5.“贪”。讲求“潜规则”,以权谋私,利用管辖权、审批权、资金安排权,不给好

  处不给办,没有回扣不给批;弄权贪腐,索取、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以及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或者个人的红包、礼金、礼品、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和宴请、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搞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借权营生,强行安排特定关系人到企业就业、任职或从事经营活动等问题。2.而“懒官”的存在,则降低了党和政府服务群众的效率,拖累了政府整体行政的成效。陈先生的案例一出,媒体纷纷质疑,“破解‘循环证明’,何必等督查组‘光临’? ”的确,民生无小事,但如果所有类似的事都等督查组到 来或媒体曝光,无疑是对社会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

  6.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需要法治监督约束,有赖于常态化的制度抓手。重庆市南川区“‘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行政权力监督机制”是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加快的缩影。用干部的“紧张指数”换取地方的“发展指数”、群众的“满意指数”和政府的“信任指数” ,也为其他地方带来有益启示。

  对策:

  1.“动真格”要体现在问责上。据此可参照已有经验。公开通报曝光,令最难办事科室“丢面子”。科室主要负责人 3 个月内不得提拔重用,连续两次评议位列前 3 的,免去科室负责人职务,连续 3 次的,免去分管领导职务,令责任人“丢帽子”。评议结果纳入领导班子年度综合考核,直接与年终绩效奖挂钩,更令当事人“丢票子”。多维惩处使上榜单位和人员“如坐针毡,寝食难安”。

  2.曝光惩处不是目的,“治病”整改才是根本。需要引导公职人员端正工作态度,热情为群众服务,积极转变工作作风。优化服务流程,尽可能实现“一站式”办理,才会让群众感受到切实的积极变化。从外在约束到内在转变,也是正本清源的过程。一些曾上榜科室成功“摘帽”并巩固整改成效,未上榜科室同样不敢自满懈怠,压力转化为动力,不断改进作风,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相关图书推荐>>>2022公务员结构化面试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