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题1】环境保护主义是一种信念,是一种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强烈愿望。要实现这一愿望,就必须树立一种自然共同体的意识,即将人类在共同体中的征服者角色,变为这一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只有树立了这样的一种道德意识,人们才有可能在运用其在这一共同体中的权利时,感到所负有的对这个共同体的义务。这不仅依赖对自然本质的科学理解,也依赖在了解基础上建立起的对自然的感情。
这段文字最后一句话中的“这”指的是:
A.热爱自然的感情
B.自然共同体意识的树立
C.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愿望
D.对自然共同体的义务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定位原文,“这”出现在最后一句。分析语境,尾句的“这”指的是“只有树立了这样的一种道德意识”,“这样一种道德意识”指的是“自然共同体的意识”。所以尾句的“这”指代的内容是“树立自然共同体的意识”。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B选项。
【例题2】中国道路的成功开创不仅创造了中国奇迹,而且创造了中国经验。中国经验无疑是中国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________。但是,中国经验作为中国道路的积极成果,也是在遵循历史发展和现代化发展规律,吸收世界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进行探索的重要产物,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因而又具有一定的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地域性 国际性
B.实践性 理论性
C.特殊性 普遍性
D.先进性 创新性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要表达出“中国经验”的特点。A项“地域性”和C项“特殊性”可以照应“中国智慧”,体现“中国经验”的特点。B项“实践性”和D项“先进性”与语境无关,排除。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该空照应“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体现出“中国经验”的另一特点。C项“普遍性”可以与前文照应,符合语境。A项“国际性”与语境无关,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备考建议:言语理解与表达侧重考查考生对于词语的辨析能力、文段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主要题型为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每种题型都有各自不同的解题方法。所以在备考的过程中,考生首先要系统的学习每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其次,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文段,提高逻辑填空的选词正确率,还要在平时多注重词汇和阅读量的积累。
图书教材及网络课程名称 | 数量 | 价格 | 点击购买 | 展示 |
专属备考微信客服 | / | 0元咨询 | 点击添加 | ![]() |
2023版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4本套(教材+历年) | 4本 | 45-149元 | 点击购买 | ![]() |
精选易错1200题+申论批改实录66例 3本 | 4本 | 35元 | 点击购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