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1 月 3 日晚,网传某公司一名 1998 年出生的员工因加班猝死。1 月 4 日,据 上海市长宁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消息,接到网络舆情后,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已介入调查该 公司的劳动用工情况。据@拼多多微博账号消息,2020 年 12 月 29 日凌晨 1:30,该女员工 在与同事回家的路上,突然捂腹,晕厥倒地。同事立即呼叫 120 送往乌鲁木齐本地医院。 经近 6 个小时急救依然无效,不幸离世,年仅 22 岁。1 月 4 日,疑似拼多多官方账号在 知乎上回复“用命换钱”等言论引发网络热议。而后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发表热评:我们都 知道,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但奋斗不只靠激情,也要讲效率,切不能演变成“拿命换钱”。 好老师 好课程 好服务 40 让员工少熬夜、不透支,用人单位严格规范劳动保障、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保护好奋斗者 同样重要!(来源:央视新闻网)
分析:
1.具体分析来看,一方面,所谓的“996”“007”工作制本身就是一种违反《中华人 民共和国劳动法》的延长法定工作时间的工作制度。长期熬夜加班不仅不能带来高效率的 产出,反而给劳动者的健康带来威胁。近年来,企业员工加班猝死的新闻频频爆出,为了 谋求一份工作,为了更好的生存,面对公司无休止的加班安排却无法抗拒,一不小心就付 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劳动者的无奈,却是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流弊”,需要引起反思。 另一方面,什么是奋斗?是为了心中目标而持续努力?还是为了坚守初心而永不放弃?奋 斗可以有多种定义,但绝非是“拿命还钱”。用牺牲健康去换取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满足也 绝非奋斗的应有之义。不能让奋斗变了味,时代需要劳动者秉承奋斗精神,但前提是健康 的奋斗。 2.“互联网大厂们从来不会明说加班,但免费班车、免费餐券、免费打车的‘福利’ 一步步‘套路’着员工‘自主自愿’地加班。”一位互联网企业员工小张介绍道,“晚走 两小时就能坐上免费班车,再多加班一小时还能拿张第二天的免费餐券,再忍个一小时就 能报销打车费。于是,几乎没有人是不加班的,甚至看起来,我们很‘乐意’加班。”小 好老师 好课程 好服务 41 张表示,几乎没有看见过自己组里有人按时下班过,“按时走反而感觉像是翘班。”举证 难、认证难是目前超时加班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监管执法单位的角度看,往往容易陷 入只有劳动者举报,才能被动监管的局面;而为了保住工作,愿意站出来和公司对抗,且 有足够对抗能力的劳动者却极为少数。 3.在休假文化大不过加班文化的当下,难以指望企业靠道德自觉来解决超时加班的困 局。早在多年前,就有专家呼吁:要遏制过度加班现象,在企业层面建立健全工时协商机 制,在行业层面科学制定劳动定额,在立法层面明确界定“过劳死”标准,在政府层面加 大执法惩处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图书教材及网络课程名称 | 数量 | 价格 | 点击购买 | 展示 |
专属备考微信客服 | / | 0元咨询 | 点击添加 | ![]() |
2023版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4本套(教材+历年) | 4本 | 45-149元 | 点击购买 | ![]() |
精选易错1200题+申论批改实录66例 3本 | 4本 | 35元 | 点击购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