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 “给定资料” 结尾写道: “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 ‘慢下来’, 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 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 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际, 自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 (40 分)
要求: (1) 自选角度, 见解深刻; (2) 参考 “给定资料”, 但不拘泥于 “给定资料”; (3) 思路清晰, 语言流畅; (4) 总字数 1000-1200 字。
【给定资料】
6. 当今社会, 竞争白热化, 每日高速度、 快节奏奔波劳碌成为城市工作、 生活的主旋律。 超时、 超负荷工作严重地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国内一项调查显示, 84%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在 “加急时代”,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是普遍现象。 英国有位时间管理专家说: “我们正处于一个把健康卖给时间和压力的时代。 忙, 特别是心理上的忙碌感所带来的伤害, 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 那种不眠不休的工作, 是一种自杀式的生活。”
上世纪 80 年代末期, 意大利人首先倡导 “慢生活” 方式, 他们希望放慢生活节奏, 主张 “慢餐饮” “慢旅游” “慢运动” 等等。 这里的慢, 并不是速度上的绝对慢, 而是一种意境, 一种回归自然、 轻松和谐的意境。 专家认为, 从某种意义上说, “慢生活” 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 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是一种 “富” 的充实、 “穷” 的快乐的生活状态, “工作再忙心不乱, 生活再苦心不累”。
在我国, 也有心理健康专家适时提出了 “慢生活” 这一理念。 专家指出,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 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思考: 什么是人生的真谛? 物欲催促着生命的脚步, 时光分分秒秒日复一日地流走。 人生在金钱方面看似相对丰富了; 而在另一方面, 却是生活质量下降, 影响到身心健康。 专家认为, 生活要归于简单, 工作要抓住重点, 在职场忙得焦头烂额、 筋疲力尽的人士, 不妨梳理梳理心情, 让生活节奏慢下来。
金庸先生说: “我的性子很缓慢, 不着急, 做什么事儿都是徐徐缓缓, 最后也都做好了, 乐观豁达养天年。” 飞人刘翔生活中也有慢的时候。 他说: “我吃饭比较慢, 我也喜欢洗澡的时候慢一点, 因为我喜欢慢节奏的生活。”
慢生活的提出, 是对国人生活质量和生存状态的一种反思, 放慢生活节奏是一种技巧, 同时也是健康、 积极、 自信的生活态度。 “慢生活” 没有固定模式, 可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从慢一点吃饭开始, 到漫步、 慢运动等等。 有专家因此提倡 “节奏慢下来, 效率提上去, 心态平下来, 健康升上去”。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 要 “慢下来”, 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
【参考立论】
作家米兰·昆德拉曾言: “要 ‘慢下来’, 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 这里的 “慢” 并不是速度上绝对的慢, 而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是一种积极、 乐观、勇敢的生活方式, 是一种回归自然、 轻松和谐的意境。 这种 “慢” 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任何人都想过这种 “慢生活”。
【参考开篇】
作家米兰·昆德拉曾言: “要 ‘慢下来’, 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 这里的 “慢” 并不是速度上绝对的慢, 而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是一种积极、 乐观、勇敢的生活方式, 是一种回归自然、 轻松和谐的意境。 这种 “慢” 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任何人都想过这种 “慢生活”。
【参考结构】
开篇: 作家米兰·昆德拉曾言: “要 ‘慢下来’, 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 这里的 “慢” 并不是速度上绝对的慢, 而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是一种积极、乐观、 勇敢的生活方式, 是一种回归自然、 轻松和谐的意境。 这种 “慢” 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任何人都想过这种 “慢生活”。
分论点一: “慢下来” 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健康的心理状态是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
分论点二: “慢下来” 是一种积极、 乐观、 勇敢的生活方式, 是一种回归自然、 追求真我的意境, 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和意境将直接使我们的生活受益。
分论点三: 从更宽广的视野来看, “慢下来” 实则也是对国家发展所提出的要求。
【参考论证】
“慢下来” 是一种积极、 乐观、 勇敢的生活方式, 是一种回归自然、 追求真我的意境, 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和意境将直接使我们的生活受益。 金庸先生说: “我的性子很缓慢, 不着急, 做什么事儿都是徐徐缓缓, 最后也都做好了, 乐观豁达养天年。”金庸先生的这种慢生活方式成就了他的健康, 虽年过九旬, 但依然神采奕奕, 思维清晰, 坚持学习, 著作等身。 “慢下来” 并不意味着散漫和慵懒, 而是一种自然与从容;慢下来并不意味着停滞或放弃, 而是一种顺其自然的稳中求进, 是努力之后有勇气接受一切后果。 有了这种意境, 美好生活也就不远了。 老子曾言: “圣人无功故能成其功, 圣人无欲故能成其欲。” 道理大致相同。
【参考结尾】
《论语》 有言: “欲速则不达”。 个体的生命不过匆匆百年, 勇敢地走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慢下来” 又何妨? 国家的发展之路无限长远, 前景广阔, 也不妨 “慢下来”, 走得稳健一些, 实现协调均衡发展。
【参考标题】
1. “慢下来”, 让生活更美好
2. “慢步” 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