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面试热点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面试热点

2023年国考面试热点:莫让“搭讪”带偏短视频发展方向

黑龙江华图教育 | 2022-09-20 13:38

收藏

  【热点链接】

  现在,一种户外搭讪的网络直播以及相关短视频内容,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大网络平台。在这类视频的拍摄过程中,主播会在街头和途经的路人进行搭讪。许多普通的路人会在不同意甚至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主播拍摄,成为视频中的素材。

  【政策理论】

  1.背景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兴应用场景,短视频正在构成独特的网络景观。截至去年底,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短视频营销市场规模逾140亿元。无处不在的传播场景、持续增长的用户规模、超乎想象的惊人流量,彰显着短视频旺盛的生命力。但也应看到,在“急速生长”的背后,难免存在着种种乱象:短视频侵权成为知识产权问题的新表现;“移花接木”的剪辑手段制造“拼接真实”,挑战媒介伦理;未经过滤的劣质内容引发社会担忧……凡此种种,给用户带来困扰,也不利于短视频行业的健康发展。今天,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影响下,传播业态加速迭代、应用场景不断更新,如果疏于治理,短视频平台将面临更多风险挑战。

  2.问题

  (1)在户外对陌生路人进行语言、肢体骚扰,跟拍甚至偷拍,并在没有经过对方允许,甚至是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对方的视频放到网络上等行为,已经涉嫌违法。根据不同情形,侵犯了个人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等多项权利。

  (2)短视频侵权成为知识产权问题的新表现;“移花接木”的剪辑手段制造“拼接真实”,挑战媒介伦理;未经过滤的劣质内容引发社会担忧……凡此种种,给用户带来困扰,是一种“短视”的发展,不利于短视频行业的健康发展。

  3.原因

  (1)主播“短视”浮躁的心理,在各平台对户外直播行为的管理规定中,明文规定了严禁主播在直播过程中对路人进行言语、肢体骚扰等行为。然而部分主播却无视规定。在流量的驱动下,部分平台对户外搭讪式直播及短视频中的不良内容,也并未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2)不良信息和违法信息在平台上的广泛存在,说明网络平台没有尽到主体责任,放任不良信息和违法信息的传播,上到热搜、排行榜,它属于主动地将信息呈现。深层次来讲,这些信息的传播跟平台的利益存在一定关联。

  (3)市民维权意识比较弱,《民法典》明确提出了对生活安宁权的保护,不管是我们的物理生活空间,还是心理、精神的安宁,都依法受到保护,任何人不得侵害,但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选择用法律的手段维权,或者立马选择报警,助长了短视频的歪风邪气。

  4.对策

  (1)短视频平台要扮演好“守门人”的角色,担起最基本的平台责任,履行相应的法律规定,避免不法分子“钻空子”。此外,平台必须做好有关商家的资质审核,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

  (2)网络监管部门应积极作为,加强对短视频平台的监管,促使其依法履行相关责任;同时,对于一些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更须依法介入,坚决打击。

  (3)加强对主播的职业伦理教育和法制教育,并且承担相应责任。网络直播的行业协会要制定自律规则,如将一些主播纳入行业黑名单当中等。

  (4)受到不法侵害者需要提升维权意识,看到别人已经明确拍摄自己,可以拒绝拍摄。在公开场合对人进行这种骚扰,实际已经触犯了治安处罚法的相关规定。骚扰很过分的话,可以直接原地报警,交给警方处理,此外我们可以向平台投诉。

  (5)以优质内容传递主流价值,是短视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观察那些迅速走红的“爆款”,不难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以正能量吸引高流量。这也启示人们,相信美好、选择美好、呈现美好,才能多创造高品质原创内容,也才能收获更多用户点赞。

  相关图书推荐>>>2022公务员结构化面试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