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申论热点

首页 >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申论热点

2023黑龙江省考申论热点:从德从法,信用的两层要求

黑龙江华图教育 | 2023-01-26 15:41

收藏

  所谓信用, 是指依附在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 是长时间积累的信任 和诚信度。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讲的 “诚信” “可信” “一诺千金” “君子一言, 驷马难 追” 就是信用的基本表现。 可以说信用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也是一个社会成熟 程度的标志。 从个人层面来看, 信用是一种道德品质; 从社会角度来思考, 信用应该 是一种制度或规则。

  为什么说信用是一种道德品质? 所谓道德品质是指衡量行为正当的观念标准。 不 同的时期、 不同的社会结构下都会形成不一样的道德要求。 但是所有的道德品质都有 一个共性的特征, 那就是 “利他”。 满足这一标准的理念都可以归纳于道德品质之列。 信用的基本内涵就是如此, 说到做到、 不欺诈, 本质上是对于他人期望的实现, 是一 种利他但也能利己的行为和要求。 所以说, 信用是一种道德品质。 在我国, 崇尚信用 的风尚有几千年的传统, 《论语》 中 “信” 字出现了 38 次。 比如: “自古皆有死, 民 无信而不立”, “大德不官, 大道不器, 大信不约”, “言必行, 行必果”, “与国人 交, 止于信” 等。 在西方社会, 守信同样也是人们奉行的道德主轴, 《圣经》 中关于信 用、 信任的词汇也出现了几十次之多。 所以说, 信用是一种道德品质。

  往更深层次说信用还应该是一种制度或规则。 这一点要从两个层次来说: 信用需 要制度和规则, 信用应该是一种制度和规则。 道德的要求不等于道德的实现, 就如同 批判的武器不等于武器的批判一样。 信用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本质上是柔性的约束, 其 后果就是失信的人和事大量存在, 除了道德的谴责又无可奈何! 进入近代以来, 科技 和商业经济飞速发展, 其程度和数量远远高过了前面几千年的累积。 在大量社会财富 利益的交换中, 失信所带来的危害和损失将会更大。 道德要求不能完全奏效, 制度建 设就势在必行。 就如同宗教一样既要有劝世的良言, 也要有护法的金刚。 所以说信用 也需要法律、 制度等社会规则来保证它的实现。

  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 信用本身可以作为一种制度或规则, 本身就有强制的属性。 让人们对信用既像道德一样 “敬”, 也要像对法律一样 “ 畏”。 为什么要这样? 当前, 信用状况差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 “老赖” 横行、 站着借钱跪着讨债等 现象已成为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 由于缺乏足够的信用, 直接导致不少企 业陷入危机。 面对这种情况, 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就成为当务之急。 只有信用规则建 立起来了, 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意识才能强烈, 才会注重和维护自己的信用。 或者说每 个人都更规矩———因为违反社会规则, 将令你寸步难行。 没有任何解释的空间, 因为 这就是信用规则, 社会的规则。

  由此可见, 信用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 人们应该充分地敬仰。 信用还应该是一种 社会规则, 让失信者产生畏惧, 只有这样才能打造诚信社会, 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图书教材及网络课程名称 数量 价格 点击购买 展示
专属备考微信客服 / 0元咨询 点击添加
2023版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4本套(教材+历年) 4本 45-149元 点击购买
第3版精选易错1200题+申论真题批改66例 3本 49元 点击购买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