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指出, 发展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 的社会主义文化,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 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文化近 30 次, 报告提出, 要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展现可亲、 可爱、 可敬的中国 形象,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习语解读】
1. 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
指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思想, 从根本上 反映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 大众的、 科
文化形态和文化制度。 其基本价值取向是集体主义、 奉献社会, 为实现共产主义 而奋斗终身。
2. 振兴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与具体要求
文化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 文化强民族强。 文化自信, 是更基础、 更广泛、 更深厚的自信, 是更基本、 更深沉、 更持久的力量。 没有中华文 化繁荣兴盛, 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 “推进
文化自信自强,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进行了全面阐述, 为新时代新征程社会主 义文化强国建设规划了蓝图、 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遵循。
(1)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道路, 增强文化自信, 围绕举旗帜、 聚民心、 育新人、 兴文化、 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 发展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 文化,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要坚 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坚持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 务, 坚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坚持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为引领,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弘扬革命文化,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满足人 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不断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2)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必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制, 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推动形成良好 网络生态。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 人精神谱系,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深化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 会主义教育, 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展现可信、 可爱、 可敬的中国 形象,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3. 敦煌研究院干部: 讲好敦煌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敦煌文化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 延续时间最长、 内容最丰富、 保存最完整的艺术 宝库, 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如何让敦煌文化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甘肃大有可为。
随着 20 世纪初敦煌石窟藏经洞文献的发现、 流散和传播, 在中华文化的谱系中催 生了举世瞩目的 “敦煌学”, 使敦煌走向世界。 保护传承好敦煌文化遗产, 彰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对于甘肃来说责任重大、 意义重大。 敦煌研究院始终遵循 “不 改变原状” 的文物保护要义, 采取多种技术措施以及数字化技术, 真正让莫高窟得到 真实、 完整的有效保护, 让莫高窟 “延年益寿”, 让千年古老遗产重新焕发出熠熠 光彩。
【推荐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专题库-考情+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