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能力,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引导农村劳动力外出 就业,更加积极地支持就地就近就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培育区域特色产业,拓宽农 民就业空间。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合理引导产业梯 度转移,创造更多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机会,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基地建设。 加强劳务协作,积极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实施乡村就业促进行动,大力发展乡村特色 产业,推进乡村经济多元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结合农村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鼓励采 取以工代赈方式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