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行测

首页 >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行测

黑龙江省考行测:微塑料与人类健康之间的联系

黑龙江华图教育 | 2024-07-18 13:21

收藏

  从食品包装、服装到轮胎、水管,塑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们释放出的微小颗粒最终进入 环境,可能被人摄入或吸入,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一项发表于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了微塑料与人类健康之间的联系。科学家对200多名接受手术的人进行了调查,发现近60%的人的大动脉中含有微塑料甚至更小的纳米塑料。在手术后约34个月内,体内有微塑料的人心脏病发作、中风或死亡的可能性,是体 内无微塑料的人的4.5倍。因此研究人员指出,微塑料是心脏病发作、中风或死亡的元凶。 下列哪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观点?

  A.负责清除废物的细胞无法降解微塑料,微塑料会在生物体内积聚,增加心脏病发病率

  B.研究者在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样本中看到了锯齿状斑点,这是微塑料存在的证据

  C.接受调查的患者样本数据太少,不具备代表性,当数据样本变大以后结果往往相反

  D.微塑料几乎无处不在,它们不仅存在于海洋等自然环境中,还存在于母乳和饮用水中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最能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微塑料是心脏病发作、中风或死亡的元凶。 论据:科学家对200多名接受手术的人进行了调查,发现近60%的人的大动脉中含有微塑料甚至更小的纳 米塑料。在手术后约34个月内,体内有微塑料的人心脏病发作、中风或死亡的可能性,是体内无微塑料 的人的4.5倍。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正向论据。该项讨论的是“负责清除废物的细胞无法降解微塑料,微塑料会在生物体内积 聚,增加心脏病发病率”,说明微塑料在体内积聚对心脏病的坏处,为论点补充了新论据,具有加强作 用,排除。 B项:增加正向论据。该项讨论的是“研究者在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样本中看到了锯齿状斑点,这是微 塑料存在的证据”,说明患者体内确实存在微塑料,为论点补充了新论据,具有加强作用,排除。 C项:否定原有论据。该项讨论的是原本的样本数据不科学,否定了原有论据,具有削弱作用。 D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微塑料的存在范围,并没有涉及微塑料与心脏病之间的关系,与论点 “微塑料是心脏病发作、中风或死亡的元凶”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图书教材及网络课程名称 数量 价格 点击购买 展示
【全新上市】2024版公务员考霸笔记6本套 6本 49元 点击购买
2024版公务员录用考试模块宝典行测+申论 6本 6本 109元 点击购买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