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俗语与体现的哲学道理对应正确的有: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规律是客观的
B.“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体现了任何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要求我们自觉树立因果观念
C.“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体现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 化
D.“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体现了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
【答案】AB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A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意思是种什么,收什么。原为佛教语,比喻因果报应关系。后 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①毛泽东同志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 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②规律是事 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可重 复性和普遍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③联系具有客 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 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这个成语属于本质联 系。A项正确。 B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最早见于《论语·卫灵公》,意指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必定会有马 上到来的忧患。哲学上把现象和现象之间那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关系,其中引起某种 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做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该成语体现了任何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 中,要求我们自觉树立因果观念,增强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B项正确。 C项:“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出自两汉刘向的《晏子使 楚》,意思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子相像罢 了,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用来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体现了: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③矛盾双方(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项正确。因此,选择ABC选项。
招警图书教材 及网络课程名称 | 价格 | 点击购买 | 展示 |
2024版公安辅警招录考试专用教材必做题库(题本+解析本) |
39元 | 点击购买 | ![]() |
2024版法检系统书记员一本通+必做题库 2本 | 41元 | 点击购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