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知识点三:语句衔接
一、解题思路
(一)通读文段
(二)分析语境
(三)得出答案
二、解题技巧
(一)形式上:关联词,句式一致
(二)内容上:话题一致,逻辑关系
【单选】诗歌的面貌并不完全取决于作者人品的高下,而是与作者的学力素养、心灵的敏感程度有更为直接的关系。换句话说,________________。典型的例子就是晋代的潘岳,他虽然有“拜路尘”的卑劣行径,但其《闲居赋》一文却展现了一份清雅独绝的隐逸情怀。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个品格并不高尚的人同样有可能创作出动人的诗篇
B. 人格是否高尚并不是决定作品质量高下的唯一要素
C. 一些杰作的作者反而更擅长掩饰自己的真实品格
D. “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情况在创作领域尤为常见
【答案】A。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横线位于段中,意味着横线处的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且由“换句话说”可知,该横线和前一句在内容上有一致性。第二步,文段话题是围绕诗歌与人品的关系展开的,根据话题一致原则,排除 D 项。根据前后照应原则,横线后是人品差而写出好作品的例子,横线处要填的句子需将两者衔接起来,即要表达“品格不高也能写出好诗”的意思。故本题正确答案选择 A。B 项,如果谈“唯一要素”,那么下文会讲“其他要素”,而这些要素在上文已经提及,本句不可能再重复,且与下文的例子不能紧密连接,故排除。C 项,横线前后均没有提及“作者擅长掩饰”的相关话题,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择 A。
常考知识点四:细节判断
一、解题思路
(一)审题
(二)看选项
(三)定位原文
(四)排除干扰锁定答案
二、解题技巧
(一)无中生有
(二)偷换要素:偷换概念、偷换时态、偷换逻辑关系、偷换数量、偷换语气
1.偷换概念:概念替换、概念扩大、概念缩小
2.偷换时态
过去时态:已经、已、曾、了、过
现在时态:正、正在、在......中、现、现在
将来时态:将、要、不久、很快
3.偷换数量(四种数量之间不能偷换)
较多量:大多数、很多、广大、大部分
中间量:一部分、某些、一些
较少量:少数、少部分、少量、某个
完全量:全部、所有、一切、都
4.偷换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之间的偷换(例如:因果关系偷换为必要条件关系)
逻辑关系内部的偷换(例如:因果倒置)
5.偷换语气
确定性语气词汇:是、有
不确定性语气词汇:可能是、也许是、大概是、未必有
【单选】现在一般认为不对称飞羽的出现和飞行起源相关。巨嵴彩虹龙的发现把不对称飞羽的出现时间提早了至少 1000 万年。从尾前部向后部,巨嵴彩虹龙尾羽的不对称性逐渐减弱,这种转化趋势也与现生飞行鸟类相一致,表明彩虹龙的大尾羽很可能在其“四翼”飞行中发挥着作用。与后部不同,巨嵴彩虹龙前肢上的飞羽却几乎对称。研究还发现,它的颈部、胸部以及尾基部等处的羽毛中,存在着与现生鸟类蜂鸟的彩虹颜色羽毛色素体相似的扁饼状色素体。因此推断彩虹龙很可能有鲜艳的羽色。根据上述文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巨嵴彩虹龙和现生鸟类蜂鸟有着相似的羽色
B.巨嵴彩虹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具有不对称飞羽的动物
C.巨嵴彩虹龙的发现加强了“不对称飞羽和飞行起源相关”的说法
D.巨嵴彩虹龙从尾后部、尾前部,再到前肢,羽毛不对称性逐渐减弱
【答案】B。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B 项“巨嵴彩虹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具有不对称飞羽的动物”表述正确,对应文段第二句的内容,“巨嵴彩虹龙的发现把不对称飞羽的出现时间提早了至少 1000 万年”,就可以说明它是迄今发现的最 早具有不对称飞羽的动物。答案为 B。A 项:偷换语气,巨嵴彩虹龙和现生鸟类蜂鸟是可能有着相似的羽色。C 项:曲解文意,“巨嵴彩虹龙的发现”与“不对称飞羽和飞行起源相关”的说法并无联系,不是加强了“不对称飞羽和飞行起源相关”的说法。D 项:曲解文意,恰好和文段表达的意思相反,文段是“从尾前部向后部,巨嵴彩虹龙尾羽的不对称性逐渐减弱”,而不是“从尾后部、尾前部,再到前肢,羽毛不对称性逐渐减弱”。故本题正确答案选择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