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正式教幼儿唱歌之前,教师利用午饭时间播放歌曲的录音磁带,让幼儿脑海里有初步的印象,引起幼儿的学歌欲望,这属于幼儿园唱歌教学方法中的( )。
A.图片提示法 B.事先欣赏法
C.教具吸引法 D.实物法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园歌唱活动的教学方法。题干中教师在教新歌前提前让幼儿听录音带,即提前让幼儿欣赏这首新歌。故本题选B。
2.进行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时,可采用( )的方法对学前儿童外部行为进行长期全面的观察。
A.日记法或传记法 B.问卷法
C.谈话法 D.作品分析法
2.答案:A
解析:日记法或传记法对学前儿童外部行为进行长期全面的观察。故本题选A。
3.下列关于幼儿入睡困难的预防,说法错误的是( )。
A.以讲故事,做游戏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有针对对性的心理辅导
B.白天适度增加患儿的运动量
C.注意调整患儿睡眠姿势和枕头的高低
D.可运用阳性强化法、矫枉过正法等行为治疗
3.答案:D
解析:阳性强化法、矫枉过正法针对的是品行障碍的治疗,而非睡眠障碍的预防。故本题选D。
4.儿童的语言最初是( )。
A.电报句式的 B.对话式的
C.复合式的 D.独白式的
4.答案:B
解析:儿童的语言最初都是对话式的,在进入幼儿期后逐渐产生了独白言语。电报句也称为双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组成的句子,出现在1.5-2岁。复合式的句子出现的更晚。故本题选B。
5.“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是( )的教育目标。
A.托儿所 B.幼儿园小班
C.幼儿园中班 D.幼儿园大班
5.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表述出自《指南》中数学认知这一内容的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其中5-6岁的幼儿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故本题选D。
6.通常所说的“三浴”是指( )。
A.空气浴、日光浴、沙浴
B.空气浴、日光浴、桑拿浴
C.空气浴、日光浴、水浴
D.空气浴、日光浴、海水浴
6.答案:C
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以及本地自然环境,有计划地锻炼幼儿肌体,增强身体的适应和抵抗能力。即题干中所说的三浴。故本题选C。
7.属于儿童道德范畴的社会性内容是( )。
A.亲子关系 B.亲社会行为 C.同伴关系 D.性别角色行为
7.答案:B
解析:属于儿童道德范畴的社会性内容是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故本题选B。
8.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7~12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8.答案:C
解析: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