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经提到了,军士可以逐月领取退役金,已经立法了,这从政策的导向上已经明确了。
再来说群体,高级军士长逐月是未来军士逐月梯次队伍的流量,也就是说,不管是“熬年限”,还是“干的越好”,那8个字“服役越久,贡献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翻译为,当兵干的年头越久,在逐月上是可以考量,且拿的逐月金会越来越高。
再具体一点就是,服役20年选逐月,一定会高于18年逐月的。为什么?
刨除一些附加值的增资,比如边远地区系数增资,比如获得等功的系数增资,单从军龄而言,军士的逐月薪金是有标尺的。
怎么理解?
按照现行的一种说法,逐月的薪金,有一项是根据服役期的基本工资而来的。
目前了解到的是,服役满16年的四级军士长,基本工资在2500-3000左右,这个军士的基本工资是有军龄,军衔,具体体现的。
也就是说,军龄越长,军衔级别越高,在未来逐月时,军士领取的逐月领取退役金是越高的。
很多人担忧,逐月金会低于服役期的军士工资,对于这个观点,军士君是持赞同的,为什么?
首先,此次制定的逐月新政,地方是主导者,考量的标尺是未来逐月的薪金以及待遇保障,由地方主责,由此可以推断,未来的逐月薪金不能高于现役时拿的工资。
打个比方,服役满18年可逐月,每月拿的工资是12000-15000左右,那么退役时,能到手的逐月金可能在8000-10000左右。
再次,衡量逐月薪金的标尺,一个是地方经济水平,特别是今后服役地的逐月导向,会主导逐月薪金的高低标准;一个是当地的月平均工资,毕竟逐月的“钱袋子”大头是需要地方政府部门提供,把控财政经济是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