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方面促农业现代化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① 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
稳定和强化种粮农民补贴。
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扩大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
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
开展粮食节约行动。
② 打好种业翻身仗。
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尽快实现重要农产品种源自主可控。
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
③ 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年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加强和改进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管理。
④ 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
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
支持高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服务。
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打造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
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加大购置补贴力度。
强化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
⑤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创建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
⑥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
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
在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建设一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县。
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
推进以长江为重点的渔政执法能力建设,做好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
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
实行林长制。
⑦ 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
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
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培育高素质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