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点链接
4 月 22 日,是第 52 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最近,全球媒体都不约而同地报道了一个现象:受全球疫情蔓延影响,人们的外出活动普遍减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野生动物得到了更多生存空间,自然环境也迎来自行修复的机会。人们居家隔离后,意大利威尼斯的水质开始变得清澈,近海出现海豚;有网友在南非开普敦市街头发现企鹅结伴逛街;在印度,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中国,鄱阳湖和长江部分水域也频频出现江豚嬉戏玩闹的景象……当疫情给人类活动按下暂停键,大自然启动修复模式,人们看到这一幕纷纷感慨:“这样的人与自然真好”。 (来源:新华网)
二、参考观点
表明观点,点明本质: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大自然的家园,而扩建城市、开采资源,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已经大大压缩了大自然繁衍生息的余地,连烧数月至今没有完全扑灭的澳洲大火,因为冰川融化在漂移冰块上站立的绝望北极熊,被海洋垃圾绕颈窒息的海洋动物,都是大自然对人类过度扩张发出的无声呐喊。这些都在反复阐明一个沉重的道理:在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球上,人类与大自然是真正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分析:
1.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认识遵循自然规律就必须善待自然,设定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减少或避免对自然界人为的破坏、伤害行为。
2.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生态环境优势可以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
3.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绿水青山能够产生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对策: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我们“还好旧账、不欠新账”。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多年快速发展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十分突出。“还好旧账、不欠新账”就是要下决心治理好传统发展方式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下决心真正转变发展方式、走绿色发展之路,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惩治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避免产生新的生态环境问题。
2.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既能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满足人民更高要求的物质生活需要和自然审美需要,又能创造人民生产生活所必需的优美生态环境。
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更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